我成了海岛王
超小超大

第七十五章 我真是糊涂 (3-1)

乌丽走了,王隽想尽快将明珠城下面的工作交代下去。也就是告诉有关人员自己的设计是怎样的,好让他们知道怎么做下去。

否则自己往老鹰岭一走,这里有可能就窝工了。

王隽准备把英子和几个主要人员叫过来开会,告诉她们怎么建房子。

不过,开会之前,王隽需要统一长度单位——米。

为此,他需要首先做出米尺。

他决定用干竹子做米尺。竹子直,而且作为纤维材料,随温度的伸缩不是很大,比金属强多了。用干的是因为湿的竹子干燥后会有所收缩,俗称“缩水”。当然,他知道用动物的角质例如牛角做标尺,那是更好的。镇上的裁缝,就有牛角尺子的。只不过,现在没有牛角,而且做的是米尺,太长,用牛角也做不了。

族人拖回一根大黄竹。

黄竹不错,比较厚,不容易变形。

王隽将竹子摆在地下,按正步走了两步,量出了一米五的长度。又用自己赤脚身高1.75米作为参照,定出了一米的位置。然后将竹子截断了,破开,削平,做出了三把米尺。

因为米的单位比较大,王隽又想办法刻上十个等分的刻度,把分米也规定了,并且在上面的中间位置,写上了阿拉伯数字“5”,这个位置上的刻度,也是更粗更长更显眼的。这样,使用的时候,读数会更方便。

接着,选择第二分米和第三分米之间的位置,刻上了更小的单位——厘米。同时在在上面的中间位置,也写上了阿拉伯数字“5”。

他在每把米尺的背面刻了个“隽”字,以此注明这把尺子是自己做的,防止以后其他人复制后搞混。

这样,米尺就做好了。

这个“米”的长度,也许和现代的米有一点误差。但不要紧,统一了长度单位就行了,以后的度量就有了统一的标准。

他准备明珠城、石灰山和天人洞各放一把。并且,尺子要刷上桐油,保护起来。

上午做好了米尺,下午把人召集过来开会。

人来齐以后,王隽先把米尺拿了出来,让大家观看。然后交给英子保管,让她找人刷油漆,并做几把复制品供各地使用。

对米尺这玩意儿,大伙觉得很新鲜。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想出这东西的重要。

“为什么我们以前想不到做一个统一的尺子呢?”有人问。

王隽笑答道:“以前大家都在一起,随时就可以商量长短,有没有米尺影响不大。但现在大家要做的事情多了,人又很分散,没有这样的米尺就不方便了。”

“首领说得是。”

米尺看过了,王隽开始讲解建房的方法。

“首先是房屋的位置。建住宅的这块地宽度约一百米。假如你背对大海面向土地的话,这块地的左边以后要建城墙,所以留下十五米作为城墙的位置。右边是行政地块,两块地之间修一条大路,二十米宽……”

二十米的路,在现代不算什么,大城市的主干道几十米上百米宽的都有,但在这个原始社会,二十米宽的路是很奢华的了。事实上,无论是浅水湾还是红花寨,都没有专门修过什么路。

“人走得多了,就成了路。”

就是这么回事。

至于什么是“左”和“右”,只有英子、美琳、桃花知道。这个不要紧,让她们教一下就会了。

“这样一来,左边少了15米,右边修路又去掉10米,还有75米的空间。在这75米的长度上,我们要间隔均匀地建上两栋房子。这两栋房子就是我们的住宅。”

王隽言简意赅地把总平面的位置讲清楚了。

“这两栋房子怎么做呢?……”王隽开始讲解房屋的平面划分和立面的模样。接着说明各项做法,包括基础、墙体、砖柱、门窗、楼面、阳台、屋顶、粉刷等等,一一作出说明。

当然,大多数人是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的,特别是有关石灰的内容。

只有英子和美琳事先听王隽讲解过,现在再听,印象更深刻了。

我成了海岛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从取代少帝开始 连载中
三国:从取代少帝开始
莫名一遇秋月
[[【A级签约作品:三国:从取代少帝开始】普通版——董卓:“刘辨小儿杀来了,怎么办?!奉先我儿救...我...诶?我儿怎么跪了?”曹孟德:“我不是,我没有,不要杀我,曹操老贼往那边跑了!”刘备:“那个,云长、翼德,我是中山靖王...虽然他是先帝嫡子,但是我...诶?别走啊云长翼德...”孙权:“关我什么事?我父兄健在,我只是个孩子。”文艺版——手执乌金红缨塑,身披墨龍山纹铠,**踏云乌骓马,赤盔
14.0万字5个月前
大唐第一世家 连载中
大唐第一世家
晴了
穿越啦,穿越到了老程家。 我爹可是鼎鼎大名的初唐大恶霸,老程家,打虎亲兄弟,上阵六个娃,就问你们怕不怕? 吃过熊心豹子胆,喝过狼心狗肺汤的程家三娃还有啥可害怕的? 狂犬病?我能治。大佬你前列腺有问题,我帮你割了。 这个时代没有宫爆腰花,没有干煸四季豆,没有夫妻肺片,没有麻辣火锅。 不怕,我来了,我知道辣椒的原产地在哪,知道牛娃的原产地在哪,知道哪里有小龙虾。 特么就不信,这些东西只能成为后世的子
646.0万字4个月前
大明从打游击开始 连载中
大明从打游击开始
晚雨初霁
王恭厂大爆炸中,还是信王的朱由检意外接收到了来自未来的记忆。 此时努尔哈赤已到了弥留之际。 郑芝龙正在福建沿海大肆劫掠。 朝鲜仁祖李倧正为自己受到大明册封而欣喜不已。 被称为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宗教战争已经进行了八个年头,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即将日落西山。 朱由检预见了自己的命运,他是会就此沉沦还是奋起反抗。 “不信命即是我朱由检的命!我即可为天子,亦能为人皇,与天平齐!”
12.7万字4个月前
我是李世民的后台 连载中
我是李世民的后台
梵如火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我大唐自然当让八方臣服。 秦珝表示既然穿越了,那就要让整个世界臣服在大唐的脚下颤抖。
85.0万字4个月前
大明山河 连载中
大明山河
雨仑
土木堡之变,大明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此危急存亡之秋,于谦挺身而出,组织北京保卫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大明避免了又一个“靖康之耻”。然而危机还远未扫除,外有瓦剌和蛮寇虎视眈眈,内有奸臣祸乱朝纲,妄图更迭政权。 这一年,东罗马帝国灭亡,陆上丝路阻断,西方的远洋工程正缓缓开启序幕,新的时代已经初现曙光。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明,能否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发出强势怒吼? 陈威作为一个在别人眼中离经
16.7万字4个月前
惊朝 连载中
惊朝
大崧
历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在乱世和治世的十字路口,那些推动时局这个大车轮转动的人,他们各自有着自己心中的方向。 周启带着现代图书馆的全部记忆穿越成为大平国的二皇子,他发现,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大平朝,皇帝身体孱弱,准备立太子,交托江山。此时北方有草原蛮族虎视眈眈,西域大国谋划已久,东海的海盗猖獗,渔民怨声载道。 这时候,还没有开辟出丝绸之路。这时候,文学艺术并不繁荣。这时候,经济脆弱,百姓
19.8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