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隽等英子安排好了工作,喊上她和美琳,一同去考察新家园的所在。
三人沿着海岸,走了大约三个小时,来到了上次王隽在石灰岩顶看到的河边。
入海处,河面宽阔,足有四五百米,但往里很快收窄至七八十米。
王隽砍了一根树枝,拿着树枝下河探查,发现水深不过二三米。不过现在雨季已过,水位应当属于偏低一点的状态。
虽然不是很深,但行船还是没问题的,特别是雨季的时候。
从河水的流量看,这条河的汇水面积不会很大,正如之前估计的,从发源地一路过来,可能就两三百来里左右。
下游部分,河的两岸是冲积平原,被森林覆盖,还有大片湿地。很明显,这里处于天然未被开垦的状态,也没人过来打猎。
而离海岸不远,河的西侧,有一片高地,高出海面十几米,正好可以用来建设村庄。
英子对这块地很满意,觉得比以前自己的寨子红花寨所在的环境还要好。
王隽也很满意,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几乎都有了。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平原,可以发展农耕;大海,近在咫尺;高地,可以建房。还有,这里离石灰岩所在也不远,不过十里左右的距离,来往方便。等以后造出船来,可以用水运的办法解决烧好的石灰的运输问题。
三个人在附近转了又转,王隽和英子越看越喜欢,各自在想象着新家园如何建设。
当然,俩人脑海中的新家园是不同的。
英子想的是把她的寨子复制过来,让大家住得舒服。
她把想法告诉王隽的时候,王隽道:“你是想建一个寨子。而我想建一座城。”
“什么是城?”
“住很多人的寨子,就叫做城。”王隽道,“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政府、学校、商店、食府等等等等。这些我以后慢慢告诉你们。”他知道,这些名词,她们一定是不懂的。
“哦。”英子应了声,那些东西她确实是不懂的。但王隽说出来的不懂的东西还少吗?这不奇怪。
“多少人才算城呢?”她问。
“起码要容得下万人以上同时生活。”王隽道。
“万人?”英子和美琳开始使用自己的算术,估算数字的大小。
然后两个人就惊呼了起来。
“相当于几十个部落的人住在一起?”美琳反应快,马上知道了结果。
王隽点点头,答道:“是的。”
一万人你就惊呼,一千万人的超级城市呢?
“不过一开始我们没必要建那么大,先是寨子的规模。但这个寨子要能够扩展成一座城。”王隽补充道。
“哪里找那么多的人过来?还有,这么多人住一起,哪里弄吃的去?”美琳表示无法接受。
王隽拍了拍她的肩膀,微笑道:“把眼光放长远点。只要解决吃的问题,不要说从外面迁来人口,就是自己的部族,慢慢繁衍,人数也会越来越多的。”
“可是就算你做很多的鱼笼捕鱼,也不够一万人吃吧。”英子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种田。我们以后要种田。”王隽答道。
“什么是种田?”英子和美琳同时问。
王隽略作思索,回答道,种田就是将种子撒在地里,进行管理和维护,等作物长成后,收割果实。
美琳道:“这个我知道。夸瓦的部族就做这些事情。”
“是吗?”王隽回忆当初自己在树上看到的夸瓦族的情景,印象中没有看见水田。
但是夸瓦族临海,打猎的话没有英子部族方便,依靠滩涂的同时种一点作物是可能的。
“她们怎么种田?”王隽问。
英子道:“冬天的时候放一把火,把地上的草烧掉,来年把种子撒到地上,到时收割就行了。”
“就这么简单?”
“还要怎样?”英子问。
“中间不要灌水,施肥什么的吗?”王隽又问。
“没听说呀。”
我成了海岛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