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陶道:“将军,咱们去夺了他们的枪,跟他们干一场吗?”在他看来,空手夺白刃,再反杀对方,易如反掌。
赵玗抬手道:“将军,对面既然是官军,咱们还是不要动武的好。不如让我先去跟对面谈一谈,谈不拢再打。”
李兴点了点头。他们已经跟唐军和契丹军交恶,实在是不宜再增加对手。
张贞冲道:“我跟你去吧,有个照应。”
赵玗知道这是他们还不信任自己。不过他也乐得有人监视自己,以证实自己的清白。
待走得近了,对面领头之人喊话道:“来者何人?”
赵玗看对面来人年纪不大,约莫二十来岁,不像是很有城府的模样,便胡编道:“我们是逃荒到了这里,刚刚为了躲贼寇,渡河过来。敢问上官这里是哪里?”
对面乡官闻言,明白这些人是流民,说道:“我是顺州参军王朴,早前有人报告说永定河边出现好多生面孔,特来看看。”
王朴说着话,压了压手,示意乡勇们放下长枪。
王朴?好熟悉的名字。
赵玗忽然想起来,问道:“可是左木右卜之朴?”
王朴惊道:“咦?你认识某家?”
认识?太认识了。史载王朴小时候就很聪明,在后汉时期考中了进士,然后追随后周世宗柴荣,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只可惜,这一对贤明君臣纷纷早夭,未能把统一事业进行到底。
话说赵匡胤在当了皇帝以后,有一次路过功臣阁,看到王朴的画像,赶紧整理衣冠,对旁边的人说:“如果王朴还在,我绝对不敢当这个皇帝。”其人如此,可见一斑。
赵玗赶忙掩饰自己的惊讶,拱手道:“路上听人说的,大家都对王参军赞不绝口,没想到竟然有缘一见。”
此时的相见,也解开了赵玗心中的谜团。史载王朴天资聪颖,却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去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状元。而在考中科举之前,史书上并没有关于王朴的记载。
原来这家伙是在周游天下,增长见识。
五代时期延续了唐代的科举取士,却也不完全依靠科举。只要是地方长官觉得某人有才能,直接就可以任命。
一个小小参军的任命,都不用节度使说话,县令打个招呼都管用。
花花轿子众人抬,奉承的话谁都爱听。赵玗的一番七真三假的马屁,拍得王朴心情大好。
王朴道:“不知你们有多少人?卢龙节度使赵相公颁布了招抚流民的政策,你们报来人数,我好去安排。”
在乱世,人口是最大的财富,这个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哪怕是北方落后的游牧政权,南下的时候也要掳掠许多人口。
王朴见有人来归附,赶紧先把人给留住。
张贞冲担心赵玗一冲动,答应不该答应的条件,赶忙道:“那个……公子,兹事体大,是不是跟大……管家商量一下?”
张贞冲怕露出马脚,临时给几人落了名分。
赵玗白面小生一个,生得一副好皮囊,言谈举止又颇有见识,倒也像个公子。
李兴是他们的头头,称作大管家也没啥错。
赵玗知道张贞冲的小心思,面带笑容,朝着李兴招了招手。
李兴会意,朝旁边的人嘱咐了几句,转身一路小跑地过来。
等李兴过来,张贞冲担心穿帮,不等他开口,抢先对着王朴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李大管家。”
李兴趁势抱拳道:“在下李兴。”转而朝着赵玗道:“公子,唤我来何事?”
赵玗道:“这位是顺州王朴王参军,他说幽州节度使赵相公有许多安民政策,专门招抚流民,可以安置咱们。我也不懂这些,叫你来商量商量。”
李兴乃是牙兵将军,正宗的骄兵悍将,也没怎么把王朴这个小小参军放在眼里。
这一副骄傲像,在王朴眼里反倒成了不卑不亢,让王朴对这些汉子有了好感。
王朴介绍道:“你们有识字的吗?”
李兴跟张贞冲对视一眼,憨笑道:“不识。”
赵玗道:“在下上过几天学堂,大致认识些字。”
奋斗在五代幽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