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船帆慢慢转向,十丈多长的船身开始有节奏的左右震荡,李小宝正专心致志的仰头观望艄公们娴熟的调帆,冷不防一个趔趄,顺势跌入对面吴盖的怀里,两个大男人当场尴尬的面对面,不过相视良久之后,突然莫名其妙的哈哈大笑起来。
嗬,这俩小子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吧?
吴益悄声嘀咕了一句,船头的江风在耳边呼啸,连他自己都听不清说了什么,正准备回船仓里歇息,忽然想起在皇帝身边肩负特殊使命的军头司,于是就把吴盖拉到紧靠右侧船舷的避风棚里,细细问个明白。
原来所谓的军头司,全称为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最初是两个互不统摄的皇家侍奉机构,即军头司和引见司,前者负责拣阅禁卫士卒,后者专门向皇帝引见低阶武官,由于其监控对象皆为在京师驻扎的御前诸军,最终两司整合为一司,并在番号前面加上“御前忠佐”四字,以示官家恩宠之意。
南渡之后,由于战事日趋紧张,军头司被赋予的特殊使命越来越多,除了向皇帝引见低阶武官,在后殿递呈军政公事之外,还负责为拱卫天子行朝的禁卫师旅招募、拣选和分配兵额,并暗中操纵三衙诸军低阶武官的晋升,插手武举科考,往地方军队里派遣大小使臣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一项其它皇家机构不具备的特权,即是在作为仪卫陪同皇帝出巡之时,可以直接承受军民士商等庶众的讼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告御状,总而言之很接地气……
仔细聆听着吴盖滔滔不绝的解释,吴益那双犀利的眼神越来越明亮,那情景,就好像是航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茫茫大海里,面前突然浮现一座光芒万丈的灯塔,前路豁然开朗!
阿哈,这个所谓的军头司,不就是南宋版的军事统计调查局吗?将来若是有机会掌控这个肩负特殊使命的皇家机构,就完全可以像当年的戴老板那样,只手遮天,为所欲为……嗯嗯,光是想想都让人激动得浑身颤栗。
事实上,正如他所想像的那样,宋太祖当年亲自设立的军头司,的确与军统特务组织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知道,本朝以右文为国策,向来奉行重文抑武,武臣相对于文官而言,品阶普遍都不太高,五品的正任观察使已经算是步入高阶武官的行列了,而七品的诸司正副使则是中低阶武官的分水岭,至于那些等而下的八九品大小使臣,正是军头司重点监控的对象。
军头司不去关注那些手握重点的将帅,却对低阶小武官情有独钟,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其实不然,本朝对中高阶武官的防范超过以往任何朝代,所谓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就是最好的诠释,这里的将通常指的是一军之将,即统领以上的主兵官,而兵则包括使臣、效用和长行军卒三级。
朝廷一旨令下,军级以上主兵官可以走马灯的随意替换,而将级以下的营队却只能整建制的移动,否则的话,没等上战场就已经溃不成军了,显而易见,只要控制住那些在基层领兵带队的大小使臣,就能让一支军队俯首听命,始终保持忠诚,这就是宋太祖当初设立军头司的奥妙所在。
然而靖康变乱以后,形势急剧变化,朝廷数十万正规大军一夕之间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刘韩张岳吴各家军,诸大将画地为牢,拥兵自重,如铜墙铁壁一般,针扎不进,水泼不入,如果不是朝廷手里紧紧攥着财政和民政大权,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面对这种情况,军头司自然更是有心无力,它的黑手最多只能伸到拱卫天子行朝的禁卫军身上,吴益心里很清楚,要想改变这种濒临失控边缘的现状,非得伤筋动骨的狠狠折腾一番不可……
天定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