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一直被视为太上皇心腹的京营节度使王子腾都被明升暗降,安了个九省统制的虚衔,调出权力中心,奉旨出京查边去了。
众人这才发现原来发起狠来的隆祯帝竟然如此可怕,但毕竟老臣实力雄厚,隆祯帝班底还浅,一时间双方竟僵持起来。
就在这时,大明宫中再次发生事故。
清醒时的熙正帝每每脾气暴躁,乱舞乱动,这日竟不小心碰着脑袋和鼻梁,鼻血大出。
这种情况下竟然碰的大出血,意味着什么?
一时间,得知消息的朝堂君臣均形容大变,虽然都是心忧圣上,但一方是心中暗喜,终于可以真正做主了;一方则是彷徨无计,看来大局已定,是不是该改换门庭了?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太上皇不仅没事,还一天天的好了起来,除了依旧不能动弹外,已经不再昏迷,说话虽然依旧含混,但慢慢说,好好听,也渐渐的能听清了。
身体好转的太上皇,很快便对隆祯帝的作为做出了应对,他发下明诏:“朕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领训谕,将来知所秉承,不致错失”。
并规定,所有奏折均须一式两份,一份给皇帝,一份给太上皇。
如此一来,太上皇虽然退位,却依然把持着军政大权。
而此时的隆祯帝,由于此前的激烈动作,引起了太上皇和一班老臣的不满,被太上皇严厉训斥,再次回归了此前的隐身人状态,当起了小透明。
这也引发了一个小小的变故,征采才能之事无疾而终,大批进京待选的名门贵女,纷纷回转。只是薛家另外还有打算,才留在了京中,宝钗选秀之事也不了了之。
隆祯帝怕啊,怕太上皇一怒之下废了他,这不是不可能的,太上皇此前就曾经两废太子,导致太子最终郁闷而亡。
如今他本就不受太上皇待见,只是因为上不得台面的原因才阴差阳错的做了这个皇帝,后边还有一个深受群臣拥戴的忠顺亲王虎视眈眈,他怎么敢掉以轻心。
红楼之嫡子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