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一统志
超小超大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东方设计师 (2-1)

正当纪弘成一筹莫展,无法决断的时候,米罗显得很不耐烦了,于是他的“普通话”听起来更别扭。pinsuge

“既然你纪弘成都没有把握从这里出去,为什么不试着走我经常走的那个出口呢?我进进出出有三次了,虽然每次都险象环生,但是我现在不活得好好的吗?”首发、域名、

听到米罗的话,纪弘成不得不承认,这是完全有道理的,就连夏荷雨和陆明松也沉默,他们显然早就觉得应该走米罗出去的路。

纪弘成没有立刻同意米罗的提议,一来从这里返回,还有几公里的沙滩路要走,这样会耗费大量的体力。二来根据米罗的描述,那个出口要潜水而出,还要冒着被大浪卷走的危险。

这边他与夏荷的潜艇,就在这大蛋壳之外的崖壁之上。其实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纪弘成对米罗的那艘破船没有信心。倒是找到自己的潜艇,方为良策。

米罗还想再说什么,现在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都想出去,他米罗有着现成的方案,可纪弘成不采纳,这让他心里干着急。

陆明松也是欲言又止,倒是夏荷,他向来是无条件的相信少爷的,此时见少爷似乎进入了更深层的思考,他止住了两人的话头。

果然没有令夏荷失望,片刻之后,纪弘成终于开口了。

“这艘大船停在这里,少说也有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之久。这里边的沙,是海水带进来的。然而时间过去了那么久,沙粒并没有将这蛋壳之内完全填埋,可见这里的进口和出口是畅通的,而且这里边的物质交换总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可见这些沙砾能进也能出。但这不是关键,既然这里的沙可以从无到有,这里的海水也是从无到有,这里的生态、物质、能量循环系统也是从无到有,那么可见这里边原先有的一些东西,可能被海水或者被这沙粒给淹没了。”

米罗眉头紧皱,这还用你说,不是废话吗?难不成你想把这里边的沙子和海水全部清走,看看这里原来是什么样子?

米罗显然带有偏见,纪弘成的观点,他总是用抬杠的思维去理解。倒是陆明松,似乎手受到了纪弘成的启发,于是开口道。

“君上,你这么说,我倒是想到这个大蛋壳之内,环游一圈,唯有此处上方有一根横梁,这实在是不对称。既然如此,这个地方还真极有可能是一处进出口,甚至他有可能会是这艘大船的动力中心所在。”首发、域名、

陆明松的话让几人为之一振。

纪弘成却又皱着眉头。米罗所说的话不无道理,难不成把这里的沙都挖走了?他又想到陆明松的话,此处这一根方形的大横梁,的确是不对称。

不知怎么的,他马上联想到入口时见到的那些浮雕,其中有大量的好似清明上河图的浮雕。此刻仔细回忆,那是不是清明上河图?可惜自己当初没有对这幅名画留下深刻印象,竟然无法判断。只能从他的风格规模,建筑样式等方面判断,很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然而纪弘成没有心思来鉴定着文物的真伪,他倒是对那些建筑风格颇为感兴趣。既然遗迹的入口雕刻着这种建筑风格的浮雕,再加上其他的浮雕以及大厅之内的物品摆放等风格,纪弘成有一种熟悉之感。毫无疑问,这艘大船的建造者应该是东方人,或者说它的审美价值,文化属性与华夏文明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

想到这一层,纪弘成再抬头看了看那根横梁,他立刻便有了一些启发。

这根横梁,如果把它与出来时的那个地方进行对照,的确是不对称。然而当他站在这一根横梁的下方,如果有一把巨大无比的斧头,从这根横梁中间将这处遗迹劈成两半,这个原本不对称的遗迹,立刻就变得对称了。

恐灵感稍纵即逝,纪弘成不敢怠慢,立刻抓住了这一丝讯息,他也没有向三人打招呼,立刻奔向了那根横梁的下方,循着横梁的中轴线,沿着船体向下,利用电筒的光仔细查看。他一直在寻找,有没有什么标志,或者机关。

然而,这船体通体坚硬光滑,没有一点点可以触动他目光的机关。一直到了船体下端,高高隆起的沙子掩埋住了下面的部分,他就看不到了。

宋元一统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造反吧,大明 连载中
造反吧,大明
造反专业户
【A级签约作品:造反吧,大明】(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0.6万字5个月前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连载中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她的剑在哭泣
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卫宁脖子上的玉佩。“孩子……想
117.7万字4个月前
红楼大贵族 连载中
红楼大贵族
桃李不谙春风
头戴簪缨,遍览众钗,坐看王朝兴衰成败,终成一代大贵族。 交流群:110816161
265.7万字4个月前
大唐隐相 连载中
大唐隐相
初·十三
“那一年,王忠嗣二十三岁,李嗣业只有十二岁,郭子仪大一些,已是三十岁了。环环、环环只有十岁的样子,李白和老杜也很年轻。玄宗四十岁了,一个大叔级别的人。最好笑的是安禄山,这货竟然不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不过,看他的样子,倒是与王忠嗣差不多大------那时我还想着,就做一个神童不香吗?干嘛要管你们的破事?”多年以后,李泌坐在隐宫中,和对面一个童子说着。
109.5万字4个月前
明朝小庄主 连载中
明朝小庄主
风中的男子
崇祯十五年,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病入膏肓。 “想要抢我老婆?找死!“ 我种我的田,你打你的仗,不要惹我 戏耍幕府,吊打女真,降服高丽。
25.0万字4个月前
大明庸医 连载中
大明庸医
神农教主
泰昌元年,延绵存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朝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登基不过只一个来月的泰昌帝朱常洛,服下两枚来历不明的红丸仙丹后,两腿一蹬,嗝屁了。 年方十六的朱由校,懵懵懂懂地接过死鬼父亲留下的烂摊子,经过一番焦头烂额的励精图治,豁然开朗的他一头扎进木匠的工艺世界里无法自拔。 而此时在京城南边的一条小巷子里,一代名医张守恒的独子张丰益,正守着老爹遗留下的小医馆成天瞎鼓捣…… 满嘴嚷嚷着“做庸医
5.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