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向青山就背上给养进山了。
这次他和老妈说好了,自己在山里发现一个过去的采药人遗留的窑洞,保存的基本完好,
他要在山里住上一天再回来,免得来来回回的跑太浪费时间。
为此向青山还带上了鱼钩和绳子,鱼钩可以钓鱼,绳子可以设陷阱,捕捉山鸡野兔。
“山里过夜不安全呐”何桂花当然很不放心。
向青山高举手上锋利的长矛说,有它我啥也不怕!
已是二月中旬的天气,山里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树上的叶子已经萌发,而地上早已是一片绿荫。
溪水潺潺,游鱼潜底,小叶才露尖尖角,岸边芦苇已勃发。
清凉的空气提神醒脑,让向青山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他哼哼这后世的流行歌曲,眼神还四下里到处张望着药材。
有适合下陷阱的地方,向青山也不会客气。
一个早上,向青山挖到的都是些不怎么值钱的普通草药,中午时分到达宿营地,这边有个小小的池塘,不远处的黄土崖上就是住宿的窑洞。
向青山砍树枝做鱼竿,挖蚯蚓做鱼饵,把鱼竿绑在木桩子上就继续采药,至于能不能钓上鱼,那只能听天由命了。
刚出发没多远,向青山再次听到狼嚎,这回他不怕了,心里还满心期盼野狼能到他这边来,给他送点武力值。
春季山里黄芩甚多,向青山就在一处稀疏的树林里忙活了小半天,挖了有十几斤的鲜黄芩。
尽管不值钱,量多了价格也很可观的。
再翻过一座山岗,向青山看到眼前有几颗松树,尤其是还有两颗水桶粗的老松已经枯死,向青山想起延年堂药铺的秦掌柜提醒挖茯苓。
野生的茯苓喜爱生长在枯死的松树附近,古人不知微生物,故而认为茯苓是松树精华郁结而成。
松树长寿,又认为茯苓也有长生不老的功效。
道家经书上说,茯苓大如拳者,佩之百鬼消灭,其神灵之气亦可证也。
《神农本草经更是说茯苓久服安魂养神,轻身延年。
其实它在配方中最大的功效就是“利小便!”
茯苓是菌类,和松露一样,都只长在地面以下的泥土里很不好找。
后世的茯苓都是人工培养的,圈定了地方养殖,长得个子很大。
向青山想去松树林里碰碰运气。
他先是站在松林边上仔细的看,看地面哪里有微微凸起的地方,结果啥也没看到。在蹲下看,还是没啥感觉。
“那就挖挖看吧”向青山开始小心的挥动小药锄,把松林的土层先薄薄的削去一层。
运气来了,还真的有外皮赤红,个子只有核桃大小茯苓发现。
有小的或许还有大的,看到希望的向青山继续挥动锄头。。。。。。
个把小时后,向青山终于挖到三个拳头大的茯苓,和一个人头大小的大号茯苓。
“嘿嘿,又是一两百文钱到手了。”
“呼啦”一阵草木响动,把向青山吓了一跳,手持长矛警惕的四下里张望下,看到是只灰色的野兔逃跑了,“玛德,吓了老子一跳。”
扩大挖掘范围,向青山又找到两个比拳头还要大一号的茯苓。再想继续挖,天已经变得昏暗了,向青山赶紧收手往宿营地赶。
到了窑洞,向青山放下背篓就去砍柴,用火折子点着后还用嘴吹了好一会,才把篝火点燃了,浓烟他的眼睛也被烟熏的通红。
为了吃点好的,向青山又马不停蹄的去窑洞附近设置陷阱的地方,看看有没有上钩的倒霉蛋,这关系到晚饭质量。
有上钩的就能吃上美味的烤肉,没上钩的只能啃窝头。
运气很不好,向青山放下的四个套子竟然啥也没捉到,反而是在池塘边,有一条巴掌大的鲫鱼上钩,正在水里蹦跶挣扎。
有活鱼,今晚上的收获还算可以,向青山大笑:“老天爷待我不薄啊。”
向青山把鱼竿在池塘边再次绑好,一转身的功夫他愣住了。
远处的草丛边的大石头旁,他看到一条大蛇!
从良医到良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