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神探
超小超大

第598章 将军神威震三军 (2-1)

“赵法师请说。”李希愚道。

赵寒道,“大人,之前我在闲聊之时,曾听方夫人和柳参军说过。

十余年前,我大唐征伐四方、一统天下的时候,您曾经在河北道,亲历了剿灭‘汉东王’刘黑闼一战,对么?”

“不错。”

李希愚说了起来。

隋末,天下大乱、群贼并起,各自割据一方称王。

当时占据河北道的,是那位所谓的“夏王”,窦建德。

他有一个少时的好友,叫刘黑闼。

大乱刚起的时候,刘黑闼先是投靠了平原郡的郝孝德,又转而投靠了瓦岗军的李密。

后来,瓦岗军为盘踞洛阳的王世充所败,刘黑闼被俘。

他逃了出来,辗转之下回到河北,这才投靠了他的好友,窦建德。

窦建德看中刘黑闼的带兵能力,立即将他封为大将军、汉东郡公,成为手下的一名心腹大将。

后来,武德四年之时。

当今皇上亲自领兵、讨伐王世充,窦建德带兵驰援,为皇上击败生擒,押往长安斩首。

窦建德的“夏国”从此崩塌,河北道为我大唐所有,刘黑闼则趁乱躲回了老家。

可随后不久,他便召集窦建德的旧部,再次起兵。

这刘黑闼为人鲁莽,可带兵却很有一套,人称“神勇将军”。

他先后打败了我大唐的众多名将,重新占据了河北等地,自号“汉东王”,一时声威震慑四方。

于是,高祖皇帝再次下令,当今皇上领兵讨伐。

皇上神勇无敌,于洺州一战,再次将敌军彻底击溃,刘黑闼带着千余残部,逃往了突厥。

可他还不死心,不久又从突厥借兵,再次侵犯我大唐河南山东诸郡。

高祖皇帝先后派遣了,淮阳郡王李道玄、原国公史万宝、齐王李元吉,前去征讨,全都铩羽而归。

最后,高祖皇帝派了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息王李建成,领我大唐主力大军二十万,再次征讨。

息王依仗大军之势,于魏州一战大获全胜,全歼汉东军,生擒刘黑闼。

而当时,李某正是我大唐军中的一员将领,参与了魏州一战。

“李大人您谦虚了。”

赵寒道,“我听柳参军说了,当年,您远远不只是参与了而已。

您就是,当时大唐先锋骑兵的领兵大将。

那刘黑闼手下最精锐的‘黑骑军’,就是在永济渠一战中,被您亲率骑兵大队,一举全歼了的。

刘黑闼曾打败了我大唐诸多名将,却败在了大人您的手下,他自己就只剩下了几十骑跟着,狼狈逃走。

最后,刘黑闼被他的手下抓了,也是送到了您的大营里,来投降的。

可以说,当年李大人您的神威,乃是让那整个汉东敌军,都为之胆寒。”

“赵法师过誉了。”

对于这件无比威武雄壮的往事,李希愚却只是淡然一笑,道:

“李某身为唐将,只是奉命行事、为我大唐尽忠而已,怎敢言‘神威’二字?

赵法师,您问及刘黑闼的事,想必是跟您说的,令狐德正那两个宫变的同伙有关吧?”

“正是。”

赵寒道,“当年宫变之后,宇文化及就带着他的九万骁果军,还有那帮参与宫变的大臣将领,沿路北上。

随后,他们在河北道被窦建德所败,都被砍了头。

我听说,当时带兵打败和抓住他们的,就是窦建德手下的那位大将,刘黑闼。

刘黑闼抓了宇文化及那些人,当然会有所审问。

而宇文化及他们正好知道,令狐德正那两个同伙是谁。

李大人,当年您擒获了刘黑闼之后,不知他有没有向您提及过,任何关于宇文化及那帮叛臣的事?”

李希愚点了点头。

他说,当年,宇文化及那帮人发动江都宫变,弑杀隋炀帝。

大唐第一神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战之乱世下山 连载中
抗战之乱世下山
猴先生
盛世封山修行,乱世下山救人! 面对倭寇猖獗,入侵我大好山河,致使民不聊生,世间犹如炼狱!清风观小道士王不言手提一把天师剑,毅然决然投身于乱世之中。他怒斩敌寇首,不灭倭奴誓不还! 书友交流群:321363507
21.5万字5个月前
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 连载中
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
燕草
热血战斗,保家卫国,誓死守护,傲骨无双铸军魂!
460.5万字5个月前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连载中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九霄落雪
关公战秦琼,岳飞战张飞,项羽,李元霸又如何,看我宇文成都+姜松+罗士信。什么,你说不够,好吧,刑天,李存孝,该你们上了。你有兵仙韩信,我有杀神白起,军神李靖。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多少千古枭雄共聚一堂,决出至尊霸主。书友群:300214031
22.4万字4个月前
红楼之荣亲王 连载中
红楼之荣亲王
西边乌蒙
一曲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多少风流事,皆在笑谈中。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雪金如铁! 不一样的红楼,是否还会落得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
139.3万字4个月前
热血国主 连载中
热血国主
林小庄
大周国势渐衰,诸侯之国纷纷割据一方,不服王化。 太学生周道是位学渣,可是机缘巧合,居然做了一国之主,而他要面对的,是秦国的步步紧逼和国人的虎视眈眈……
16.3万字4个月前
重生明朝当文豪 连载中
重生明朝当文豪
瓯皓
魂穿明朝万历年间,附身诗书清贫之族,刘舜正值弱冠之年。 父亲一心举业,却屡次大比落第,刘舜不忍父亲就此辍学,于是主动扛起了养家的担子。 这是一个“儿子经商卖书养家,父亲读书应试科举”的故事。 …… …… 在外奔波一天,刘舜回到家中,见父亲刘孔正在书房里打瞌睡。 “父亲,乡试大比又临近咯!”刘舜问候道,却见父亲纹丝未动,且鼾声依然起伏不止。 刘舜急了,禁不住敲了敲书桌,说道:“别偷懒呀!儿子赚钱也
4.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