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没有见过天堂,也许他们说的对。
小河滩城内现在已经基本没有矮房子,全是一幢幢用灰泥翻盖的楼房,高的达到十多丈,五、六层的新楼很普遍。
用的材料也是新式的,除开有透光极好的琉璃窗户和光洁如丝瓷片地板,还有平整的灰泥阔板砖和水压孔砖。
反正是又牢实又方便,外表也是方方正正,整齐好看。
道路,尤其是道路,让看过的所有人赞不绝口。原先的老城已经扩建出四倍,如今唤作南城。街道两旁移栽的高树都是整整齐齐的,阴凉茂盛。
街面更是不用说,最近流传开一个新俗语叫做包子落地不吹灰,形容的就是小河滩城内街道的干净。连接南北东西有六条马车专道,每道约相隔两刻时有一辆公共马车对驰,以供城中往来的人免费乘坐。
上车要站队,排前的先上,没轮上的等下一趟。插队就会被车夫直接撵下来。
四轮的宽敞马车上装着一排一排的带靠背的长椅,每辆车规定有十八个座位,学童及五旬以上的老者优先。
车顶有遮阳油布也防雨,还挂有银铃,提醒行人避让。
马道铺设在大路中央,有专人清扫。侧边建有一段段的花圃挡尘,也有人会定期打理。
北城大多是王府行宫和官员的居住区,与南城相连的四个路口其中三个有卫兵把守,非北城居民不得行走。剩下的那条是去学堂和通向惠民药局的路。
官办惠民药局很多地方都有设置,这幢楼是最大的。
药局里除了开方子的老头,全是宫里出来的漂亮女人,一身绿衣裳个个鼻孔朝天,神气的很。
学堂四层共三十六间,紧挨着道观,全是道爷的产业。
城中居民十龄以下的蒙童,不分男女皆可免费上学。
王徽的家就紧贴在道观后头,属北城。他绝大多数的族人都从陕西那个偏远的山村搬离,现在也都住在城内。
学堂后头是城里另一位王姓贵人的府邸,王家麟也有许多堂兄弟和叔伯居住在南城。
再入内里是禁区,一般人根本没办法靠近。
对这些琐碎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各卫所的官员们。一楼16x
他们要依例去主管衙口述职,通常对大河滩城的状况会比外界知晓的更多一些。
有明以来世袭土官和京派官员两百年来都没能搞到一处,两派经常为屁大点事吵闹不休,相互攻讦。
可这次在惊叹之余,破天荒地达成一致。
照猫画虎也好,砸锅卖铁也罢,一定要在各个卫所推广。
于是惹得民怨沸腾,到处是怨声载道。
于是,替人写状的穷秀才和替人打官司的讼师生意爆棚,几乎天天忙得手肿嘴起泡。
对方的弓手还在零星反击,也城里的大炮已经开始发射,有些抛丸已经滚到他们的脚下。
从头顶上呼啸而过的是自己人的大型弩箭。他们在压制对方,使对方无法形成规模以上的反击。两翼的交战也已展开,枪声和陶雷声越来越密集。
身边有人倒下,一些长斧手和零星的骑兵已经都被他们杀死在身后的地上。
不算上被火枪射出的小创口,每具死尸最少都有六个或以上的贯伤。
“停,构盾防守,构盾防守。”
硝烟中尖锐的声音是庆生发出的。由于进展过速,他们不得不全体停下,等待城上的大炮被解决。前方的爆破声不断,已经没有刚才那种铺天盖地的气势。
但是,强劲的热浪和硝烟使人感觉窒息。
纵深的炮击节奏是一个间距单发一炮,安国公的现有财力还远远未能达到能不限量发炮的地步。
还是南风,没变。
蔡植腾斜托着长长的镜筒,一直看着天空。气囊的方向控制,不说是没谱也够得上糟糕之极。
已经有近一半飞偏,有六个的被吹离出战场。甚至还有三个消失掉了,不知所踪。目前能按预想路线接近城门上空的只剩下九个。这个空炸的方式看来被侯爷说中了。还不够成熟!
“报指挥使大人,炮队就位。”
亡国之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