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超小超大

第954章 变通之法 (3-1)

众人想过么?

当然想过,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跟这里的土地有关系。像顾思之、王瑞这样的,他们是地主,鄮县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他们的。而其他人,则多数是佃户,他们耕种着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勉强糊口度日而已。真正拥有自己的土地的农民,少之又少。大部分都集中在地主们看不上的小地块,自己开荒得几亩地、根本形不成规模和气候,属于那些忽略不计的。

从前没有明州港,这里的土地都是佃户们在种。顾思之统计的数字也说明了,如果没有港口摊薄劳动力,实际上鄮县的人口是刚刚好够耕种这些土地的。虽说有部分农田,有不能精耕细作的可能性,但也无伤大雅。大部分的地主,都是把良田的出产,算作是自家的,把劣等田的出产,留给佃户做口粮。

佃户么,双脚马而已,只要饿不死能继续干活,吃得饱和吃的不饱又有什么区别?

每个人都关心土地,但这是在明州港建立之前。如今明州港的建设如火如荼,傻子都知道,码头要比种地挣钱的多。老百姓思考不到顾思之等人的高度,但是他们明白,在码头打一日短工,全家即可吃两天的饱饭。这与从前饥一顿饿一顿的日子相比,俨然是天堂了。

若是当上水手,那更了不得。水手的薪酬是极高的,出海一趟,就顶的上两年种地的收入了。如果跟的是一艘大船,比方说长安号这种,还有不菲的外捞,日子简直不要太美滋滋。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士绅还是百姓,重心肯定都要向港口倾斜。势必会有很多人放弃土地,到时候土地荒芜,粮食产量骤降,还是要出问题。

这非常好理解,你赚再多钱,不还是得吃饭么?

粮食变少了,你赚再多钱,也要拿来买粮食。到了那个时候,多赚的钱,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无论如何,得保证粮食的产量。

在李牧宣布改革之前,顾思之等人作为地主,面对土地即将荒芜的情况,他们是最着急的。

但是凭他们的智慧,实在是想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他们不可能放弃港口的利益,所以他们不会阻止百姓在港口干活。虽说土地这边的利益也很重要,但是孰重孰轻,在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他们一定还选择港口的。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他们没有办法,在李牧问起来的时候,他们当然给不出任何答案。

李牧把所有人的目光收在眼底,继续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本侯就给大家一个办法”

“职工农场制。”

李牧写下这几个字,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就连李世民也是一眨不眨的。写完了这几个字,李牧又在后头补上了几个字“土地集体所有。”

“敢问侯爷,新政不是把土地分给百姓么?怎么又成了集体所有了呢?”

“不要着急,听我慢慢的解释。”李牧不知从哪儿拿来了一根竹子,指着土地集体所有几个字,解释道:“新政还是要推行,但是不是不能变通。这个集体所有,便是一种变通。”

“首先,根据新政,把土地分给每个人手里,谁家的地有多少,在哪儿,都明确出来。白纸黑字,留存下来。老百姓手里一份,村里存档一份,州县再存一份,无论哪份有失,发现立刻补上,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再把这些土地收归集体。”李牧写下集体二字,道:“比方说,我们现在所在的安置村。”李牧伸手一指,指向所有的百姓,道:“你们都分到了各自的土地,但是你们想去码头干活,不想种地了。没关系,你们以你们的土地入股到集体土地中,再由集体把土地租赁给农场耕种,农场收获之后,会按照你们入股的土地多少,替你们缴税,缴税之外的剩余,会按照你们签订的契约的比例,给你们租金。租金可核算成钱,也可核算成作物,全凭个人的选择。”

众人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好办法,如此一来,可免去了土地荒芜之忧。怪不得之前设置安置村的时候,要把土地按照三千亩左右分割,原来是考虑到这儿了。

“可是”王瑞犹豫不知道要不要张口,李牧看到他的样子,道:“有话就说。”

大唐技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 连载中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
龙战将
轮到郑英奇讲他的经历了,他慢吞吞的靠在了箱子上,惘望着天空,慢慢说道: 我啊,在《士兵突击》里面受过训,也在《我是特种兵》的世界里面虐过菜鸟, 后来啊,我也曾在《亮剑》里面打过仗,也在《兄弟连》里面服过役。 这时候有人插话:“就这些吗?” 郑英奇摇摇头,缓缓说道: 除了这些,还有,有《兵临城下》、《黑鹰坠落》、还有……
194.1万字6个月前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连载中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颠沛人生
林澈穿越到大明洪武,成为一名参加殿试的贡生。深知洪武朝当官不易的他,一心重返前世。奈何系统要求,只有被朱元璋处死,才能回到现代。于是乎。殿试策论上,林澈洋洋洒洒写下《科举取仕,误国误民疏》,一心求死!老朱震怒,将林澈打入诏狱,秋后问斩。本以为要吃些苦头的林澈,诏狱结识一位勋贵二代。没事给他讲讲课,不但没受罪,反而十分享受。“林先生,何为‘资本论’?”“林先生,‘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真能解决土
120.5万字4个月前
我在西罗马的日子 连载中
我在西罗马的日子
太初灬亦吾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发出了灵魂三问的,我此刻正在古代西罗马境内,高卢地区骑着马,正在执行侦查任务。 在线等!面前的是匈人,哥特人,苏维汇,汪达尔人……
6.0万字4个月前
战国工程师 连载中
战国工程师
寒武纪pi
现代采矿工程博士,重生成为战国时代落魄家族工师世家的少主工师谋,一心想着如何重振工师世家昔日辉煌。 “此物名为炸药,开山挖矿,破土修路,都不费吹灰之力。如此一来,普天之下的大工程,怕是都要为我工师家所垄断了。” “我这还有一样东西,是在韩弩的基础上改造成的劲弩,名叫诸葛连弩,有了它,各国的军火生意咱们也可揽下不少呀。” 工师谋踌躇满志,誓要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干出一番大事业。
9.8万字4个月前
汉末大孝子 连载中
汉末大孝子
夜郎说书人
现代人吕布在一次旅游时不慎被闪电击中天灵盖,魂穿到了汉末并州一名士卒吕布的身上。 穿越后他命犯天煞孤星,注定无父无母,终身克长辈! 为求在乱世生存,他开始了四处拜父之路,谁知这拜着拜着竟把自己拜成了皇帝! …… 吕布:“皇天在上后土为下,我吕布立誓,愿拜丁刺史为义父!” 丁原:“好!” 丁原卒! …… 吕布:“皇天在上后土为下,我吕布立誓,愿拜董公为义父!” 董卓:“我得奉先如虎添翼!” 董卓卒
3.3万字4个月前
明朝第一竖子 连载中
明朝第一竖子
佳人鱼玉
五百多年前,正是孝宗皇帝沥血中兴的年代。 然而城墙上的昙花一夜绽放,当太阳缓缓升起时,洒落无数晨曦,可在这耀眼的阳光下,掩盖了多少的亡魂尸骨。 我是大明锦衣卫,我天子亲卫军,更是行走于黑暗中的无情竖子。 我叫艾玉,公子如玉的艾玉……
13.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