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他们说我是……小杂种。”言语之间尽是委屈与愤怒,秦从看向一旁,不远处的隐蔽角落中,小孩子像猫一样快速逃走。
但他们的动作吸引了秦从的注意,他似乎已经明白是为什么了。
因为他们是羌人,所以他们才被排挤。秦从很愤怒,他家也说官话,也穿中原服饰,中原与羌人的文化习俗,他都铭记在心。
他并不觉得自己是外人,他也搞不明白自己哪里是外人。
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对邻里乡亲够好,大家都会重新认识他的,大家也会愿意接纳他的。
秦从尽可能的帮助村民,但是大家依旧是对他敬而远之。他们甚至还在背后,说他们一家的坏话。
一位老是被帮助的老人,看秦从这样有些于心不忍。他在中午干农活休息时,对秦从说了实话。
“其实,大家之所以讨厌你,不是因为你是羌人。”老人叹了口气,他对此似乎有些无奈。
秦从道:“爷爷,那,他们为什么排挤我?”,那老人看着眼前的地产,缓缓说道:“你们迁置的人,可以免费的到块地。但关中土地是有数的,你觉得地从哪里来?”
“这……”秦从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难道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老人接着说道:“你们的税额只是我们的一半,得到的土地,还是我们分出来的,大家怎么可能欢迎你们。”
听到这秦从反倒是沉默了。他不可能把土地还给大家,他家里也需要生存下来。但百姓却并不觉得,这些移民可以拿走这些土地。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在中央面前,这是弥补战后人力不足的最好办法,把那些人编户安置下来。
为了打压关中豪族们,禹启派出巡查御史,前往各郡进行巡查,监督移民情况以及土地政策。
朝堂上就移民的问题,已经出现了激烈的辩论。
禹启是支持移民补充劳动力的,但一些官员以移民多为外族为由,希望停止移民。
这些人鼓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并且希望朝廷保证“关中的土地,是属于关中人的”。
说白了,他们就是一群护食的豪强。禹启打了一个哈欠,听这些人说话手真的没意思。
他们不像把土地分给平民,他们只是想保证只有自己,才能侵吞关中的土地。他们很令人心烦。
这些豪强真的是的整治一治下了,他们以为我不知道,他们在宫外兼并土地,挂他人名字的事吗!
简直可笑,几乎都像名宦崔家一样,全家上下每个人都挂着顶额的土地,就差没给狗分土地了!
禹启非常的气愤,尤其是看到面前,官僚们卖惨,希望能放宽土地额度的奏折,他就非常的愤怒。
看起来重开特务机关,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至少对于禹启来说,他可以高效的监督官僚们了。
对于官僚们卖惨的奏折,禹启直接给驳回了。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官僚们居然又联名上书,希望能放开他们名下的土地限制。
按照他们的说法,官员的花销实在是太大。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人情世故打点下人,这都是一大笔钱,但他们的工资却很低。
禹启并不觉得,这些官员值得拿这么多的钱。但这确实是客观现实,已经开始有商号针对这一现象,暗中献金给官员以谋求私利。
这种不正之风必须被遏制,禹启此时也下定决心……
康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