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药这个时候说话很是没有底气,有些吞吞吐吐的。他压根也没想到父亲会来这么一手,会来考问自己的理解能力。还有,就算要考教最早那也是傍晚时候,现在,真的是……让人不知道说啥。要是知道父亲来这么一手,方才他就算说读了诗经,也不会说自己读的是汉书,就算是说汉书,也不会说看的是那一章。熟悉的总是好讲的,不熟悉的总是让人为难的。真真的是一失足成今时困,再回首已千行!
“没关系,你心中是怎么想到就怎么说,没必要扭扭捏捏的。你可是个男的,你怎么能有小女儿姿态。给我好好说话,不要在那个样子了。”李德林这个时候很是生气。在丞相府中的时候心情就不太好,现在回了家,还这样。一个个的,就不能有一点男儿气概,干嘛都畏畏缩缩,一点都不大气嘛。
李百药低着头,弱弱的说:“我知道了,父亲。”
“好了,你讲吧。”
说着,李德林又躺了下去。实在是有够烦的。本来以为,会有惊喜,没想到也是扫兴的事。
李德林躺下了,李百药的心放下了。真的是,您说您老人家要是这么认真的坐着,自己就算想要讲好,那也不可能。理了理思路,他就开始讲了起来。
“孩儿以为汉孝景帝在对待七国叛乱时,缺乏足够的勇气担当。虽然他成功了,守住了江山社稷,但这并不能改变他前期的失误。”李百药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看到父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后,他继续道,“那场叛乱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孝景帝的削藩,与大夫晁错的关系并不大。但是当叛乱发生,事情稍有不可控时,他却把晁错推出来做替罪羊,这实在非人君所为。”
听到这里的时候,李德林睁开了眼睛,道,“孝景帝当年也是迫不得已。当时外有匈奴,内有叛乱,他也是没办法。”
李百药这个时候,抬起头,大声的说道:“父亲,并不是这样的。孩儿认为,孝景帝既然有削藩的勇气,就应该已经在事前想好了对策。不然,他那样做就是自找麻烦。”
盛世大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