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庆城,陶家。
陶家老太爷陶然须发皆白,高坐大厅正中,满脸含笑看着身前来来往往忙碌的仆人,心情格外灿烂。
今天是他七十大寿宴宾客的日子。
在这个科技欠发达,医疗水平低下的年代里,能够活到七十岁已是上天恩赐。
但世上从没有嫌自己活得太长的人,这些年来,年岁的增长导致体力渐渐不支,精力也开始不济,尤其是在去年冬天新纳了两房小妾后,状况越发明显。
活得久了,见得就多了,掐指算算,大元朝廷建国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七十岁的高龄可谓亲眼见识了大元帝国的大半历史。
期间,有太多的豪门权贵跌落凡尘,也有太多的小门小户一飞冲天。
陶老太爷半眯着眼睛,开始回味人生,家中,自己已然儿孙满堂,膝下三子一女,除了女儿已经早早地嫁去吴兴沈家,其他几个儿子也早已成家。
如今大儿子陶铎的独子陶林也已经成家,按理说,自己应该知足,可一想到城中那位沈城主,他心中就七上八下。
自从那位入城之后,每每有出人意料之举,先是统计人口,回收土地重新分配,后又免除苛捐杂税,大肆收买人心。
若是集庆换了任何一人当城主,陶然都自负能看出其手段,但唯独沈铭,他捉摸不透,他不明白沈铭怎会有如此稀奇古怪的花招?
就在这时,院门口迎客的仆人扯着嗓子大喊。
“孙家家主到!”
“萧家大少爷到!”
“陈家家主到!”
“……”
陶老太爷听到声音,定了定神,微微颔首,依旧坐在高位,并未起身,一群晚辈罢了。
贺寿的人挨个步入院中,亲切地与相熟的人相互问候,上前攀谈少许,又联袂向大厅走去。
“陶老爷子,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
“……”
进入大厅后,诸人纷纷抱拳向高坐的陶老太爷贺寿。
陶老太爷目光扫视一圈,发现世交的家族尽数来了,不由得暗暗点头,喜笑颜开。
生意场上人脉至上,经营集庆这些年来,陶老太爷已经与城中不少豪族有联系,这些都是陶家根基所在。
“坐,坐,大家都坐。”
老太爷双手示意两边,招呼堂下诸人。
“老爷子,这段时间天气转凉,我父亲身体抱恙,不能亲自来给您老祝寿了。”
这时,人群中一道声音响起。
陶老太爷循声望去,发现一个剑眉星目的年轻人正双手抱拳,微笑地看着他。
陶老太爷一眼认出来人,萧家大少爷萧亦萧,被誉为萧家这一代最杰出的年轻人。
与陶家相同,萧家同样是世代经商,不过与陶家不同的是,萧家做的生意是盐。
盐铁生意自古被官府掌握,昔日大元朝廷掌管集庆的时候,严律禁止贩卖私盐。
这让以贩盐为业的萧家备受打压,尽管每年都花费流水般的银两疏通关系,但却也不得不格外低调。
可如今,自从沈铭攻占集庆,为刺激商业经济繁荣,尽快恢复昔日盛景,连带着对盐商的管理力度稍松。
更兼有沈铭手中握有**、高邮、泰州、兴化等大盐场,也极大方便了盐商手中盐的来源。
使得以萧家为代表的大盐商一跃成为集庆新贵。
久经生意场的陶老太爷怎会看不到这个机会,当下招呼萧亦萧上前,像对待自家亲人般,亲切交流。
“亦萧,这么大了还未结亲吧?老朽有个亲孙女,貌若天仙,瞧着跟你倒是很般配啊!”
萧亦萧面带微笑,温和道:“晚辈亲事,自有家中父母做主。”
在场诸人望着眼前一幕,眼神闪烁,都是活跃在生意场上的老手,陶老太爷看的出来萧家潜力,他们又怎会看不出来?
我在综武建皇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