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芳自己说,是今天休息,出来外面转转,一时心起就去打听了一下沈秋的住处,跑过来看看。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李芳一大早就穿着太监服,跑到顺天府去装腔作势了一番。才搞到沈秋住处。
然后换下一身太监服,从城北跑到城西,找到沈秋家。还得装成一副顺便来看看的样子。
当然这些实际情况,沈秋并不知道,他虽然好奇这位李公公,怎么知道自己的住处。但是转念一想,这李芳毕竟是御前太监,搞不好是嘉靖叫他过来的。
也就不敢怠慢分毫,热情招待起李芳来。
不过两人聊了一阵子之后,李芳就把话题往正处开始引了。
李芳看了一眼客厅四周,然后前倾身子,向沈秋问道:“沈大人府上说话可方便?”
沈秋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是正事要来了。于是也看了看周围,笑道:“府上没几个人,公公放心说就是了。”
当然,这是沈秋确认过才敢这么说。这个时间,老刘出门去当工匠去了,王婶母女出去买菜去了。
家里除了老罗,就只有林安安与溪儿加上自己四人了。老罗在前院,不会跑到这里来,剩下的两个都是自己信任的人,自然是方便说话了。
“那好,我也就有话直说了……”
这时候沈秋才明白李芳的来意,李芳是想和自己结盟。两人互相扶持,在这后宫与朝堂都站稳脚跟,然后发扬壮大。
作为一个看历史的人,沈秋太明白‘内外勾结’的好处有多大了,古往今来的例子更是举都举不完。
先不说前些日子才被打掉的钱宁、江彬这帮人。就连杨廷和都是依靠太监之力,才逆风翻盘,稳住大明。
几十年后的张居正,更是和冯保结盟才将高拱顺利挤走,然后二人合作揽大明皇权长达十年之久。
当然,自古利弊相随。
内外勾结也要看和谁勾结,要是遇到猪队友,整骚操作,或是站队错误。不用其他人动手,自己都被历史洪流淹没了。
所以沈秋,面对李芳的邀请很有一些为难。因为这位李芳并不像明朝其他时候的郑和、王振、刘谨、冯保这种名声十分大的太监。
若是这种,沈秋怕是犹都不犹豫一下就同意了。
然而,偏偏沈秋绞尽脑汁都想不起这位李芳,最后会是什么结局,所以才有些犹豫不决。
其实这是沈秋读《明史》不注意了,这位李芳可是后来在《明史》上留下列传的人物。
后世一部被人叫好连连,而且沈秋小时候还看过的历史剧,《大明1566》中,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原型就是这位李芳。
大明庶吉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