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何二十二年,对于赵国来说今年的开局不算美好,因为今年赵国国内发生流行疫病。虽说现在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然造成了大量损失,而最让人担忧的是太子殿下也没能在疫病面前逃脱。
太子悝不幸染疾,至今未好。大王为此担心不已,因为赵悝不仅是自己的儿子,更是赵国的太子。为了祖宗的基业,赵国的未来,赵王从小便悉心培养赵悝,无论从品行还是能力来说赵悝都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十几岁就知道为国家考虑,还请过庄子劝说父王不要沉迷剑术。如果太子倒下,那对赵国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赵国都城邯郸,地处中原,临近齐魏,交通便利,经济繁荣,于敬候时期迁都于此。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万人口。邯郸城西北为赵王陵区,城西为贵族墓葬区;城区分为王城和大北城俩部分。大北城为邯郸古城,现在是商业区和居民住宅区;王城为迁都之后修建的宫殿建筑区。
赵王城,太子宫中,一名少年安静的躺在床上,少年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脸庞还稍显稚嫩,但从面容中可以看得出应该是一位俊秀的美男子。毕竟身为王族,每一代王后都是精挑细选的,在长相上都有着优秀的基因。不过因为生病的缘故,少年的面容略显消瘦,让人心疼。这名少年便是太子赵悝了,太子在床上已经躺了好几天了。这段时间太子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虽然有宫中最好的医师给太子开了药,但太子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
不过今天,好像有了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赵悝醒了过来。看着这个陌生但又稍显熟悉的地方,赵悝慢慢的清醒过来。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好像给了自己一个重新活过的机会,虽然貌似是在不同的时空,还要承载着另一份希望。
就在赵悝慢慢理清思绪的时候,门被打开了,门外负责照顾太子的宦者走了进来。看到主子醒了过来之后宦者激动的几乎流泪,这既是为主子高兴,也是为自己高兴。在太子生病的这段时间里宦者一直在为主子和自己的未来担忧,赵国仍然有殉葬的习俗,如果太子果真醒不过来,那自己恐怕也要陪葬。如今看到太子醒了,过了这么多天提心吊胆的日子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太子醒了,快来人去禀告大王”
宦者不敢耽搁,急忙让人去把好消息报告给大王。
听到消息时的赵何正在王宫处理国事,不过赵何这几天因为儿子的事忧心忡忡,处理事情时也总是心不在焉。此时听到太子醒了的消息哪里还坐得住,急忙带了缪贤和两个侍从往太子宫中赶来。
太子宫中,赵王赶到时,有医师已经先到了,此时正在为赵悝诊治。看到赵王来了急忙行礼。
赵何进来后先看看了儿子,此时的赵悝虽然面容仍然有些憔悴,但看起来精神已经好多了,心里稍稍松了口气。然后才转头略显担忧对医师道:“辛苦先生了,不知太子的情况怎么样了。”
“大王,太子有祖先保佑,已经没有大碍了。”赵人相信祖先死后仍有灵魂,并且祖先的神灵能够保佑后人渡过难关。最明显的例子,赵人祖先飞廉死后所葬的霍泰山成为了赵人崇拜的山神。不过这也是赵人一直存在大量活人殉葬的陋习的重要原因。
赵何听到后这些天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走到赵悝面前仔细的看着儿子:一张俊秀的脸庞和自己有八分相似,气质温文尔雅。只觉得现在的儿子怎么看怎么满意,虽然眼神稍显的有点陌生,但因为平时不经常待在一起加上儿子大病刚刚痊愈所以也没有太在意。
赵悝在赵王刚进来时就注意到了。一个是因为赵王衣着华贵,气质出众很明显是众人中的焦点,另一个是因为脑海里淡淡的原主的记忆。结合自己的记忆和现在发生的事,赵悝认出了眼前的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惠文王。
惠文王虽然不如武灵王的雄心壮志,但此时却是赵国最强盛的时期,国内发展稳定,对外战争也多有胜利。
“悝儿这段时间不要想别的事,先好好休养身体,这段时间王后和大臣们也都很担心你。”
“君父,儿知道了。”赵悝简单的回答道。
战国铁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