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霏儿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要不嫌弃,就在这我爹这客栈住一夜,正好明天你还要给孩子换药呢。这工夫我给你找几个病人瞧病,赚点本钱,再从林姐姐那里成本价买些铃医药材做成药丸膏药,重新置办行头,再当你的游方郎中,如何?”
杜文浩说自己是铃医,只不过随口说说,他可不想四海漂流。
不过这小姑娘能给自己找几个病人看病,赚些钱,这主意到不错。
当初在伯父的药铺诊所里也客串过坐堂大夫,一般的病症倒也难不倒他。
当即学着宋朝人的样子,九十度鞠躬,长揖一礼:“多谢美女!”
“别叫我美女,”虽然雪霏儿很乐意被人叫美女,但到底不好意思,终于出言纠正,“你叫我名字就好,或者叫我菲儿,别人都这么叫我,是我的小名。”
“行啊,菲儿妹子。”
“嘻嘻,你的嘴可真甜,”雪霏儿羞红着脸瞧着他,“不过话说在前头,我家客栈里住的都是些贩夫走卒,这些人可没多少诊金给你哦,到时候你可别嫌少。”
“怎么会呢,有就给,没有也没关系,治病救人,医者本分嘛。”
“嗯嗯,那就好,快开药方拿药吧。”
杜文浩写了个抗炎的药方给林青黛,回去照方拿药给孩子服。
林青黛走了之后,雪霏儿给杜文浩在平房里找了个简陋的单间给他看病住宿用。
先前杜文浩给孩子动手术引流,通铺里的病人除了睡着的都过了瞧热闹,也对这郎中外科手术感到很新奇,口口相传,尤其是雪霏儿四处宣传鼓动,把杜文浩身无分为还给贫穷孩子看病不收钱的高风亮节故事一说,引来听众一片赞叹。
所以,不仅住通铺的一些身有小疾的贩夫走卒来找他瞧病,连住上房的稍微有点钱的行商也来找他瞧病。
这些瞧病的主要是些伤风感冒、跑肚拉稀、疔疮疽痈之类的常见病,这些杜文浩以前在伯父药铺治疗过,辨证论治应付自如。
就是他这毛笔字不怎么样,从来没练过,握笔如操刀,歪歪扭扭的,高低不平,而且还要写繁体,看病没用多少时间,这写药方却是花费了不少劲。
在雪霏儿奇怪的眼神中写完一张方子,弄得个满头大汗。
要想在宋朝混下去,得找时间把毛笔字好好练练才行。
雪霏儿帮着找病人,等他开了药方,又帮着拿去对面五味堂替病人拿药。两人一直忙活到深夜,才把最后一个病人看完。
杜文浩数了数这一晚的诊金,这些找他看病的大多是些贫穷的舍不得花钱的贩夫走卒,诊金随便给,每个最多两三文,还有几个拿不出钱的,所以加起来只有二十来文,相当于人民币二十多元,不过已经够明天的饭钱了,算是小有收获。
(注: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记载也矛盾重重。在换算率上,根据米价这个基本参数,宋朝1两银子大概价值人民币六百元至一千三百元。本书为了叙述和理解上的方便,确定兑换公式为:1千文铜钱=1贯=10吊=1两白银=0.1两黄金=1千元人民币。一文钱也就相当于人民币一元。)
雪霏儿正要告辞离开,杜文浩忙道:“菲儿妹子!”
雪霏儿转身瞧着他:“有事吗?”
“嗯,我肚子饿,一天还没吃东西。不知道店里还有没有吃的?”
“啊?你怎么不早说,这会都三更了,厨师早就睡下了呀。”
“刚才一直在忙着看病,我总不能让病人等着,自己先吃啊。随便什么吃的都行,填填肚子就可以了。”
雪霏儿老爹的这客栈主要是提供住宿的,虽然也有饭堂,但主要不经营饮食,所以并没有多少剩下没吃的饭菜,说道:“那好,我去厨房看看。你等着啊。”
雪霏儿匆匆出去,不一会,拿着两个硬邦邦的干馒头,一叠咸菜回来:“实在不好意思,只剩这个了。”
杜文浩此刻已经饿得狠了,看见这两干馒头,比看见鱼翅龙虾还要眼热,忙不迭接过来:“没关系!就这可以了!多少钱?”
宋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