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诸葛亮犹豫了片刻说道:
“姐,未曾听过蒯祺过去所做恶事?”
长姐点头道:
“是曾听闻!”
“那姐还……”
长姐淡然一笑:
“曹军尚可杀得,大族浪荡子我便降服不得?小弟莫要担忧。”
“姐不必委屈自己!”
“何来委屈?”
……
长姐离去,茅屋再次恢复了宁静。
手捧竹简的诸葛亮无论如何也看不进一字。
他放下竹简感叹一声:
“此恩,亮该如何报答?”
“兄长要报答何事?”走进屋内的诸葛均问道。
诸葛均走过来将手中提着的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大姐刚刚方才送来的瓜果,兄长快尝尝,很甜!”
诸葛亮拿起一块正欲品尝,这时诸葛均感慨道:
“自从长姐要嫁于蒯祺后,便再也没有苦劳之事!”
“兄长你瞧,长姐又是遣人建造此处。”
“又是送来书简、衣物、食饷、从此不必凭借兄长好友接济维生。”
“此叔父病逝后未有之事矣!”
“叔父远见,令人钦佩,长姐嫁人,令人喜悦。”
“住嘴!”诸葛亮呵斥一声,手中的瓜果亦被捏碎。
汁液掉落在案子上,屋内变得死寂。
“兄……兄长何故发怒?”
诸葛亮看着年幼的诸葛均,本想要怒斥他,但说出口的却变成了:
“今日课业可有完成?”
诸葛均愣了一下,低头道:
“还没有!”
“那还不快去。”
“可兄长,现在还未到晌午,往日不是……”
“嗯!学业岂能拖延!还不快去”
“是!”
诸葛均一边走一边还小声嘀咕道:
“这几日兄长火气渐盛,也不知因何?要不去长姐哪里?
……
又是三年,
少年已是及冠,而妙龄已为妇人。
隆中依旧,只是有了些许岁月的痕迹。
长姐正指挥着仆人收拾着屋子,
这时的她注意到诸葛亮手中的羽扇,
她走了过去,夺了下来,
然后白了一眼诸葛亮,说道:
“你整年拿个羽扇来扇去,也不怕风寒。”
诸葛亮笑了一下,说道:
“亮自知,事难如己愿,人力有尽时。”
“若难制心中之欲,所动必伤己身,故而用此扇时常自醒。”
听到此话,妇人惊奇道:
“此扇之中有故事?快给姐讲讲!”
诸葛亮见长姐一脸好奇的莫言,本欲解释什么,但心中一笑,摇头道:
“此事尚早,他日必会告知长姐。”
“哦~,看来是好事,时机若到可要告诉长姐。”
“亮不会让长姐久等!”
……
前往襄阳的路上,一匹快马而过。
一柄羽扇掉落在了地上。
许久后,
又有三人赶来,
“咦!这竟是孔明的羽扇。”
庞统将地上的羽扇捡了起来,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心中有些担忧。
片刻后,
三人来到襄阳城前。
因为深夜,城门早已关闭,吊桥亦是升起。
所幸有蒯氏仆人带路,几人乘着小船度过护城河,来到城边。
蒯氏仆人向上呼喊一声,一个吊篮放下。
乘着吊篮慢慢向上的庞统想到了一个问题:
“孔明是如何入城的?”
就在这时上面呼喊道:
“你这小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庞统闻声抬头看去,而城上之人借着火光看清了篮中之人。
只听得守城士兵大叫一声:
三国里的MC玩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