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秋风乱入诗
超小超大

第一章(二) (2-1)

“不吃了!”王知古气呼呼地走远了。

“大人是不是吹得海风太久着凉了?”刘贵还在城头上忙着大献殷勤,“红鸦洲的沙虫专治风寒,晚上小的给大人送去。”

王知古饭也没吃就回了房间,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头哭鼻子。回想自己这二十多年中一事无成,真可算是白活了这么一趟。他觉得这一切都说王德亮的错,他干嘛非得把自己生出来啊?

要说起王德亮,整个大宋王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家上百辈子攒的钱让他这辈子全攒完了。那“天下堂”的名号不是白给的,绝对是名副其实。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句话用在王德亮身上倒还算灵验。“生不愿交诸英烈,但求一识王知节”、“才高八斗,玉树临风”这些传颂古今的词儿仿佛是专门为他量身订做的。人家三岁会背《三字经》;五岁能默写四书五经;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十九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不小心就中了状元,名镇四海。连皇上也赞赏有加,官拜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成为朝廷的重点培养对象,真可谓一步登天。

唯有这王知古自小懦弱不堪,手笨口拙给“王家”丢了不少的脸。连王德亮也羞于提及这个儿子,他又自小性格懦弱,身体多病,往往是足不出户,以至于世人都不清楚王知节竟然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笨蛋哥哥”。王知古也很纳闷,自己不过比王知节早出生了几个月,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好在王德亮有的是钱,便为儿子花了一千两银子捐了个海防巡阅使的差事。

没想到,人要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王知古上任才几个月便撞到巡视连城海防的任务。于是,他一路颠簸地到了连城,连气儿都没喘匀便被那钱塘水军节制使胡海清撵到红鸦洲去了。话又说回来,自己一个从五品的京官给一个三品的地方大员欺负倒也还算那么一回事。可如今一个目不识丁的从六品守备就把自己耍弄了一番,这口气如何能咽得下?

王知古又气又恨,折腾到半夜竟然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又开始做自己那升官发财的老梦了。

梦里自己已然是旧貌换新颜,头顶戴的是乌金纱翅帽;身上穿的是南紫蟒袍服;腰间缠的是越水白玉带;屁股下坐的是纹龙八抬轿,前有官兵鸣锣开道,后有仆役跟随侍候,左边是吹鼓手吹吹打打,右边是众官员奉承拍马。挤在道路两旁瞧热闹的人更是比肩接踵,挥汗成雨。俨然是一品大员出巡的阵势,好不热闹!王知古八面威风地坐在轿中闭目养神,他是很享受这种众星拱月的感觉的。

王知古忽然觉得这轿子似乎晃得太厉害。他睁开眼正想着喝斥那些笨手笨脚的奴才们,却瞧见刘贵正站在床边使劲地摇着自己。

王知古睡眼惺忪地坐起身来,他茫然地看着一身甲胄的刘贵。又听到屋外乱哄哄的,便没头没脑地说道:“刘守备,抓几只虫子用不着如此大张旗鼓,兴师动众的。老百姓会说我们扰民的。”

刘贵急道:“回大人,小的看守失责,今夜‘浪里漂’来犯,已经攻破了东面的水门,众将士猝不及防,大半已经溃散了!”

那王知古闻听海匪来袭,竟然还昏头昏脑地喜道:“果然被我说中了……”

刘贵差一点被他气昏过去,干巴巴的笑道:“大人神机妙算,小的佩服。但如今情势危急,大人还是快随我逃命吧!”说着便将王知古从被窝里头拖了出来,拉着他从后门逃了出来。

二人一路往西边的小码头狂奔,刚走出没多远便望见前方灯火通明,杀声震天,显然是海匪们已经朝这边杀了过来。这两人无法,就往南绕着跑,没跑出去多远又被堵回来,两人又使出吃奶的劲头往北边逃去。

刘贵拉着王知古黑里咕咚,慌里慌张的跑上了全岛的制高点红鸦岩,这是一块突兀在海边的巨石,宋军来此岛设防时,在岩上设有一座烽火台,专门监视那雷州动向,今晚海匪大举入侵,烽火台守卒们早就跑得连个人影也不见了。此刻两个人没头没脑的闯上来,吓得岩下栖息的红鸦“呀呀”地叫着,惊飞了一大片。王知古吐着舌头望着身后的悬崖,黑乎乎的看不清深浅,看的王知古心里也没有了底。

铁马秋风乱入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之天赋强到爆 连载中
特种兵之天赋强到爆
往事乘风
[[【A级签约作品:特种兵之天赋强到爆】一觉醒来穿越成了边境新兵,面对突袭的毒贩,顾明欲哭无泪,万幸的是随身带着最强天赋系统。只要等级提升,便可以随即觉醒一项天赋技能!橙色终极天赋,枪神之心!紫色射击天赋,超速射击!蓝色阻击天赋,爆头狙击!绿色格斗天赋,力量增幅!这下,发达的时候到了!(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8.0万字5个月前
大宋不怂 连载中
大宋不怂
七桃散人
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 这一年,宋金和议板上钉钉,秦桧独相权倾朝野。 这一年,岳飞锒铛入狱,赶在年前被处斩。 这一年,陆游还是那个热血青年,朱熹还是小正太,李清照已是半老徐娘。 这一年,本该不是这个样子。
93.1万字4个月前
镇抚大秦 连载中
镇抚大秦
一两故事换酒钱
十世轮回,九世沉淀。最后一世,穿至大秦,在行将解脱跟生死间,明悟了周秦至清末,两千多年帝制的大变局真相。变革者何?变国家,变治式,变生计,变民众。变世间但凡能变者。就在嵇恒行将身亡之际,一道利落的声音,从秦渭水畔传来:“先生切莫一心求死,再给朕讲二两‘周秦间千古大变局’的故事。”
59.6万字4个月前
北宋最后的良心 连载中
北宋最后的良心
晨风天堂
北宋贼有钱。只是这钱是一定要花的,要么变成军费,要么变成岁币,要么变的赔款。北宋也有很多土地。这些土地或是用于百姓安居乐业,或是用于割地?梁莘,在他遇上赵佶的那一天。梁莘决定。办他。
7.3万字4个月前
明末第四天灾 连载中
明末第四天灾
脑疯
1645年初,一群叫做“玩家”的生物,悄然降临在了大顺军和大清军对峙的潼关战场上。 彼时: 在山海关一片石战役中获得了全面胜利的满清,遂起了问鼎天下之意。同时分派出两路大军直取中原。 这一年: 顺治皇帝福临还躲在圣母皇太后的怀里,瑟瑟发抖的望着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欲言又止... 弘光皇帝朱由崧还做着借虏平寇的美梦,忙着召开御前会议研究“款虏”所需的土地、银钱... 永昌皇帝李自成御驾亲征潼关,准备一
72.2万字4个月前
汉末义门 连载中
汉末义门
沙坛下的樵夫
黄忠笑了笑:“我们走下去,稍有不慎,会有很多人想杀主公,或者我们,甚至随时随地会被杀。” 关羽淡淡笑了笑,眼神充满自信:“天下所有活着的人,或许没有人能杀掉主公,能杀主公的人必然是自己人。” 黄忠意味深长的问道:“你会吗?” 关羽眯起丹凤眼,说道:“关某读春秋!” 关羽说完,突然睁开双眼,眸子射出杀气,说道: “你会么?” 黄忠直视关羽。 “主公给了我希望!” 相视片刻,两人突然哈哈大笑,异口同
10.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