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部人马,竟敢如此大胆,视军法为无物!”
党世英靠近他耳边小声道:“是我们中军人马!”
高俅脸色立刻变了,摆摆手道:“徐老将军,法不外人情。大军征战在外,不可苛求,能打胜仗就行!”
“大宋军纪有规定……”
“嗯,徐老将军说得对!党世英,你给我执行军法,没人重责二十军棍!”
“可是依大宋军纪,他们都应该砍头——”
高俅不耐烦道:“太严重了,还没有杀敌,就先杀自己人,世上哪有这样的笨蛋?如此只会寒了将士们心!徐将军回去吧,你也不能脱离本部太久,否则也是擅离职守!”
徐京气得胡子直翘,却无可奈何,只能忿忿转身离去。
看着徐京的背影,高俅冷笑一声,“不过绿林出身的老土匪,装什么名将!”
“全军加速前进!老子——本太尉要踏平祝家庄,用绳子系着祝龙的脖子,将他像狗一样牵到京城!”
……
郓城县,此时是冰火两重天。
城内熙熙攘攘,比平时更加的热闹。
而城门外,逃难的老百姓拖家带口,排着长长得队伍,等候进城。
官兵们也不严格盘查,只是上下扫一眼,身上没有带显眼的武器便放进城去。
如果有马车,则要掀开帘子看一下。
但是坐马车的都是大户人家的女眷,岂能让这些粗鲁汉子检查,于是家人塞几块碎银子便打发过去,直接进城,也不查看。
那些肩挑手提,背着大包裹的普通老百姓则长长叹口气,感叹起来。
想郓城县,原本是梁山泊上一个寻常小县,可是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消停过。
先是本县的头面人物,东溪村保正晁盖晁天王,劫了生辰纲,事发后逃往梁山,火并王伦,成了梁山寨主。
不久,本县另一位名满江湖的好汉“及时雨”宋江也出事了,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这让郓城县的的吃瓜群众津津乐道,成了饭后茶余的谈资。
沾了晁盖、宋江两位郓城县老乡的光,梁山强人一般不在郓城县一带劫掠。
有一次,一个小头目带几十号人来郓城县抢劫,抢走了晁盖的二舅姥爷家的一头牛,二舅姥爷跑上梁山找晁盖告状,结果牛牵回来了,那个小头目被狠狠打了一顿板子。
从此,再也没有小喽啰去郓城县做买卖了。
后来祝家庄一夜间崛起了,打掉了梁山,再也没有强盗了。
祝家庄虽然莫名其妙的厉害,灭梁山,打官军,但其他方面还是跟以前一样,并不欺负老百姓,反而杀了不少地痞恶霸,驱赶了一些小型山贼,治安倒是更好了。
但是,更大的祸害来了——官军!
官军已经成了郓城县的常客,呼延灼、童贯先后都率军经过郓城县。
呼延灼治军还算严厉,童贯也是秘密行动,开始并没有太扰民,但是战败之后,溃败的逃兵就开始四处祸害老百姓了。
而高俅大军还没有到,但是他的臭名声已经像风一样传遍济州和东平府,许多老百姓都蜂拥进小小的郓城县。
郓城县上至县令时文彬,下至普通兵卒,都没有视祝家庄为威胁,因为祝家庄从来没有打过他们的主意。
时文彬都知道,只要祝龙愿意,他们随时能打下这座县城,但是他们没有!
而官兵虽然军纪败坏,但是也有“客兵不进城”的规矩,因为本地官兵还要顾及乡土情分,一般不会乱来,但若是外地官兵进了城,那比土匪进城还可怕。
所以时文彬并没有封闭城门,任凭附近老百姓进城避难。
他知道,这些进城避难的老百姓,不少是地上乡绅,他得罪不起。
官兵们也很高兴,这两天的收获,抵得上一年的军饷,恨不得这样的事情每年来个两次才好。
一辆大马车没有排队,越过队伍,径直朝城门驶来。
水浒之祝家庄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