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来,快起来!满朝文武,没有几个跟朕贴心的,朕也就只有你们这几个心腹之人!你快跟朕说说,这次打仗的详细经过,那祝龙是不是身高一仗,青面獠牙,生食婴儿?”
童贯笑道:“陛下休听宫女太监们胡说八道,这祝龙身高八尺,形体伟岸,阳刚俊朗,可以说是青年俊杰。”
“臣为了将祝家军扼杀在未发之际,特从江南诸军中抽调五万精锐,一路偃旗息鼓,日夜兼程,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祝家庄外。”
“但不知为何走漏了消息,祝家军早有防备,设下重兵埋伏,我指挥大军奋勇抵抗,并趁贼军云集于此,派出部将攻打东平府,成功光复!”
“臣率军与祝家军鏖战三天三夜,虽然贼军人多势众,但我军英勇无畏,大败贼军,祝龙困守祝家庄,负隅顽抗。”
“那祝家庄名为庄,实则是五代乱世之时,梁国修建的军塞,城高池深,位于山岗之巅,易守难攻,若是强攻,将士们必定死伤惨重!”
“为了大局出发,臣甘冒奇险,孤身进入祝家庄,对祝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之以法,令他沐浴王化。祝龙得知吾皇英明,天纵神武,顿时汗流浃背,匍匐于地,恳请招安!”
童贯将战斗经过,经过一番删减,成功塑造了自己英勇无畏、有勇有谋的名将形象。
道君皇帝就像被精彩故事吸引的小孩,不时叫好,只是最后听到祝龙请求招安,面露为难之色,将昨天高俅在朝会上的话说了一遍。
“高太尉所言有理!”童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毕竟他侄儿被祝龙所杀,此仇不报非君子也!”
赵佶摇摇头道:“高俅忠心为国,不是因私废公的人!”
“皇上!”童贯突然跪下,磕头道:“我大宋与金国定下盟约,金取辽国中京大定府,大宋取辽国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双方夹击辽国,如今大金前年就已经打下了中京,在大辽境内摧枯拉朽,攻城略地,而我大宋却被内乱所拖累,无法出兵,已经违背了盟约,如果金国出兵先行夺取析津府,那我大宋再想虎口夺食,就能如登天了!”
“这跟祝龙招安有什么关系呢?”赵佶不解,一脸疑惑的看着童贯。
童贯抬起头看着赵佶,一字一句道:“祝龙愿意带着他的部下平定田虎、王庆!”
赵佶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过了半晌,方才开口道:“如此甚好,可是朝中阻力甚大,请容我三思!爱卿征战劳苦,且回府沐浴更衣,今晚朕在甘露殿设宴做庆!”
“多谢陛下,臣告退!”
童贯躬身退出去后,赵佶默默坐了良久,然后起身走到一块盖了红布的屏风前面,掀开红布,只见上面雕刻着:方腊、田虎、王庆、祝龙四个名字。
他看了许久,长叹一口气,道:“来人,陪我出宫,去见见师师!这些国事真是令朕心烦头疼,只有师师姑娘善解人意,让朕心身舒爽哎,满朝文武,还不如一个风尘女子!”
童贯出了皇宫,正要上马回家,却见旁边停着一八抬大轿,一人从轿子里出来,拱手作揖道:“童枢相!”
“高太尉!”此人正是高俅,童贯还礼,心里已猜到他的来意。
“童枢相,此次出征,可曾见了那贼首祝龙?”
“我与他先是马上捉对厮杀,后又唇枪舌战,当然见过!”
高俅恨恨道:“此贼杀死了我侄儿,与我有血仇,我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可惜带兵之人不是我,否则定要跟他拼个你死我活!”
童贯明白高俅是让他放弃招安祝龙的念头。
“眼下是多事之秋,收复燕云,实现历代先皇的遗愿就在眼前,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招安祝龙,是增强了朝廷的力量,剿灭祝龙,需要消耗兵力和物资,这一增一减之间,便可决定很多事啊!”
“呵呵,不招安祝龙,童枢相就不能收复燕云了吗?太自谦了吧?”高俅不以为然道。
童贯也不跟他争,笑道:“刚才在大殿上,我已经将招安之事上奏了陛下,是剿是抚,由皇上乾纲独断,老夫不再置啄,如何?”
水浒之祝家庄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