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戚知州接着道:“于是不法奸商为了逃避商税,谋取更高利润,他们绕过榷场,直接跟辽国商人买卖。官府严密巡逻,依然屡禁不止,做私商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
禁得住才怪!祝龙冷笑,恐怕那些私商已经用银子喂饱了巡逻的军官吧!
“在霸州当知州,那真是个肥差啊!”祝龙似笑非笑道。
戚知州心里一惊,莫非他刚才是在套本官的话,为的是要搜刮本官的积蓄?
他连忙将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榷场是朝廷有司直接管辖,另成体系,知州衙门管不到他们头上!”
见他那副表情,祝龙看穿了他的心思,暗觉好笑,故意道:“那私商总是你们缉捕吧?”
“祝大官人有所不知,我们知州三年一换,还没有熟悉地方的人和事,就又换地方了,这些捕盗缉私之事都是地方官军和捕快经手,我们做知州的并不清楚!”
不清楚不要紧,孝敬钱不可能少得了你的!祝龙心道,不过也懒得再问这些事,而是问自己关心的事情:“私商那里能买到战马吗?”
“战马?战马是北辽违禁物品,一般私商不敢贩卖的!”戚知州摇摇头。
祝龙眉毛一扬,追根刨底道:“一般私商?那什么样的私商不一般呢?”
“呃……”戚知州不知道怎么了,犹豫了一下,心翼翼道:“曾弄就是不一般的私商!”
曾弄?祝龙很意外,仔细一琢磨又在情理之郑
曾弄家里又没有矿,哪来那么多钱,都装满了三百辆大马车。正好他是北方来的,肯定有大宋商人没有的门路。
“曾弄是在那时候结识大饶吧?”祝龙试探道,他相信古今都一样,私商可能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但大私商肯定会勾结官员的。
戚知州笑了笑,道:“是的,那时候就认识了,但不是很熟,没什么来往!”
簇无银三百两,祝龙笑笑不点破。
他心里想着以后让曾家父子去辽国走私优良的战马,而且是没有阉割的公马,如果能成的话,就是意外之喜,比手下多几个猛将更有价值。
“我看大宋府库应该很有钱吧?”祝龙来到北宋,感觉富宋二字名不虚传,各地富商富户很多,如果不遭横祸,普通人家生活也还可以,市民阶层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总体给他的感觉就是繁华、而且相对自由。
可是史书上给北宋的标签是“积贫积弱”,这跟祝龙看到不一样,这让他感到很不解,身边又没有人能解释,如今碰倒戚知州,这个体制内的中高级官员,他终于可以问出心中疑惑。
戚知州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可是想一想自己的处境,哪有抗拒的勇气,他硬着头皮道:“这个……朝廷应该是没钱的,否则蔡太师也不会、也不会改盐法。”
戚知州的隐晦,祝龙却听明白了。宋朝人是非常痛恨蔡京的,为了他为了敛财,做出了许多缺德的事情。
首先是滥发纸币!北宋年间,因为经济的发展,白银和铜开采量不足,于是发行纸币,每三年一发,每次125万贯,府库中有储备金,可是到晾君皇帝赵佶登基,蔡京为相后,每年发行纸币1000万贯!纸币的滥发造成通货膨胀,严重破坏社会救济和朝廷信用。
他还实行盐钞法,原本大宋商人购买后可以凭盐钞去官府的盐场采购食盐,越市场销售获利,但他改革盐法,突然宣布旧盐钞作废,一些富商大贾曾拥有数十万贯的旧盐钞,一朝成为废纸,跳河的跳河,上吊的上吊,连许多朝廷大臣都同情他们。
“大宋的钱都去哪了?”祝龙不解的问道,蔡京对老百姓几乎是竭泽而渔,所得到的钱财绝对是文数字。
戚知州本能的闭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传到外人耳朵里,要砍头的,但看着祝龙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猛然意识到眼前这位是反贼,什么都不要紧。
“大宋是能赚钱,但花钱的地方更多啊!”戚知州叹道。
祝龙饶有兴趣问道:“愿闻其详!”
戚知州不明白一个反贼头子怎么对大宋财税这么感兴趣,不过这让他更加高看祝龙几分,是个造反的好料子。
水浒之祝家庄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