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埋伏呼延灼,就是他和鲁智深正面硬撼官军重骑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今却将他主将的位置拿掉了,别的不,他老秦面子上过不去啊!
祝龙也不能冷了这位元老大将的心,他想出一个主意打算推出军衔制度!
当然,现在是大宋,不能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词来哗众取宠,搞得自己人和外人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那就没意思了!
于是就桨武官品级”,这样一来,大家虽然岗位不同,但品级可以一样。
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了不起的事情,其实大宋早就实行了这样的制度,每个官员的身份都由“寄禄官”和“职事官”构成。
“寄禄官”代表他的品级,正如武官的军衔,用以确定该官员的地位、俸禄和其他待遇。
“职事官”代表官员的工作内容,比如知府、全称是“权知府事”,具有临时性质。
以高俅高太尉为例,“太尉”代表他的级别,正一品,很厉害了!
而“殿前都指挥使”则是“职事官”,是他的工作岗位。
所以,区区军衔制度算什么,先进性和优越性是不存在的,古人走在老前面了!祝龙放心大胆的拿来用,完全不必担心有人秀惊讶,只求古人别笑他没文化就好!
为了不被人笑没文化,经过慎重思考,他采取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一共九个等级,正好对应九品至一品。
这些虽然都是后世军衔名词,但尉、校、将,自古有之,比如校尉、都尉,即使在大宋,听起来也丝毫不别扭,还是很适应时代的。
按照祝龙的想法,原则上,班正是不评军衔的,副队正为少尉,队正为中尉,都头为上尉,营尉为少校,校尉为中校,后面的暂时用不上!
当然,这只是正常情况,如果都是这样,那军衔制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之所以需要军衔制度,就是因为地位和岗位不匹配。
目前可以授予的最高军衔为中校,拟授予的人有祝彪、祝虎、栾廷玉、林冲、秦明、关胜、鲁智深、孙立等八人。
呼延灼、武松、杨志、花荣、徐宁等人和以前的各营副将可以授予少校。
祝龙在正式公布各军人选之前,先对外放出了风声,看看大家的反应,他知道肯定会有人来找他反应意见,但没有想到第一个来找他的人是祝虎。
水浒之祝家庄逆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