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费老对于张谨言考科举这件事还是很上心的,他拿给张谨言的书并不是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普通书籍,而是他自己耗费无数心血和时间,一笔一划亲自写出来的各种注释合集。
这里面包含了他一生读书的收获与理解,特别是关于《武国律》这部律法。
据说费老还专门在刑部收集了大量的案例,参照这《武国律》将这些案例重新编纂成书,里面每个案例都对应着《武国律》中的一些律法规定。
因为武国也是效仿历史上的其他国家,使用的是判例法,所以张谨言感觉费老编纂的这本书很像是他原先世界历史中,明太祖朱元璋弄出来的那本《大诰》。
当然,这里面并没有对种种酷刑的描述。
有了这本书,在对于《武国律》的理解上,张谨言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偶尔有几个不懂的问题请教一下费老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品大员果然名不虚传。
每每捧起费老的书籍,张谨言都不免在心中暗自感叹。
当然,在读书之余,对于书法的磨炼也一直没有停止。
因为之前栖凤楼那件事的缘故,张谨言暂时不太方便去齐王府继续切菜,不过他的腕力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所以每日只是对着费老写给他的字帖勤加苦练就足够了。
三十多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经过这段时间的潜心学习,张谨言对于乡试第一场经义和律法的把握已经比较充分。
第二场是考诗词,这一点对于张谨言来说也具备一定优势,毕竟他身后站着的可是上一世五千年的璀璨文明。
只有第三场的策论稍稍有些棘手,倒不是他不会,而是练习的时间太短,他还没办法写出那种花团锦簇的文章来。
不过好在费老在这段时间也算是给他做了一番突击训练,基本的套路至少还是能把握住的。
反正皇帝又不是让自己考第一名,只要能顺利通过乡试就行了。
到时候距离会试还有四个来月的时间,足够自己将策论的水平提升上来了。
怀着这种心情,时间慢慢走到了十月的末尾。
十月二十日,这一天秋高气爽,天气很好。
乡试也在这一天正式开始。
开局小乞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