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重生刘莽
超小超大

第四十九章 李曼成 (2-1)

“刘莽在此,谢过先生数次救命之恩!”

刘莽说罢,就要起身跪了下去,可身上伤口欲裂,没动一下都是疼痛至极。

“将军严重了。”

张仲景赶紧托起刘莽,语气谦卑的说道,见刘莽这般反应,心中也是温暖了几分。

没想到这刘莽这般年纪就当上了将军之职,而且为人居然如此亲和。

“先生,不知送我前来的女孩,如今身在何处?”

过了些许片刻,刘莽才朝着张仲景问道。

“那个女孩已经走了,给你留下了这个。”

张仲景叹了口气,随后从长袖之中拿出一张字条交到刘莽身前,便直接转身走出房门,只留下刘莽一人。

刘莽见张仲景这副模样,心中也是疑惑不已,张宁究竟写了什么,张仲景居然会为之叹气。

缓缓拿起身前的字条,打开一看,瞬间脸上神色大变,震惊万分!

随后双眼暗淡的摇了摇头,心中苦笑不已,只见字条之上笔迹清秀的写着一行字。

此次巨鹿之行险阻万千,宁以先行一步,望将军保重,勿念!

字条之上隐约还可以看出几滴眼泪的痕迹。

此时刘莽的心中杂乱如麻,看着眼前的字条,不知该有何反应。

过了许久,刘莽回过神来,叹出一口长气,随后将目光望向窗外。

窗外树荫密布,阳光透过树枝照射房间之内,鸟雀不断的在树枝上啼叫。

他如今也不知道对张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最开始接近张宁的目的如今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张宁的一举一动仿佛依旧历历在目,如今她的突然离开,自己的心中为何有那么一丝丝的痛意。

“张老在家吗?我来替村里人取药了。”

就在刘莽沉思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声音刚刚落下,只见一名青年走了进来,那少年一身青衣,可身上散发出的气势却如同一头猛虎一般。

刘莽见到此人的第一眼便可以断定,此人上过战场,而且死在他手的人命,恐怕要有数百名之多!

“曼成,你来了。”

张仲景见到李典前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手中还提着一个用纸包好的药材。

曼成?刘莽听见这个名字种感觉在哪听过,不过片刻便双眼一亮,看向少年的眼神充满炙热。

李典,李曼成!

这可是曹操手下不亚于五子良将的存在啊!

更是在合肥之战中,与张辽率领八百士卒,破了十万名吴国军队的领兵之神啊!

在史书中记载,这李典仅仅活了三十六岁,有些天妒英才的感觉。

“兄台,你醒了?”

李典看到刘莽已经苏醒过来,双眼略显惊讶,开口问道。

这刘莽受了多重的伤,李典恐怕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刘莽正是他从马车上背下来的。

可如今这才过了几日啊!居然就能起身开口说话了!

“哈哈哈,对了,还没来得及给你介绍,这位是刘莽。”

“你可别看他年岁小,这刘莽如今在军中也是一方将军!”

张仲景大笑一声,随后朝着李典介绍道。

“什么?!”

张仲景话音刚落,李典便惊呼一声,双眼之中充满不可思议的神情。

这刘莽才多大啊,居然已经是一方将军了,自己这般年纪,才不过一个百夫长。

那望向刘莽的目光之中多了一丝钦佩之意。

“都是一些虚名罢了。”

刘莽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摇着头轻声说道。

“先不说这些了,赶紧把这药拿给乡亲们服下。”

“记住一日三次,连续喝上三天,瘟疫便可痊愈。”

张仲景将手中的药材交到李典手中,随后神色凝重的朝着李典吩咐道。

“曼成在此,谢过先生了。”

三国之重生刘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唐旗日不落 连载中
唐旗日不落
深渊是道光
误入乱世五代十国,不求王图霸业,只求狗头保命。 第一个小目标:恰饭!恰饱饭!恰好饭! 第二个小目标:安全感!安全感!安全感! ......
10.4万字4个月前
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 连载中
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
一片雪糕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穿越者,怎么可能像咸鱼一样的生活,任由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 ? 不! 金戈铁马,战群雄,破黑暗,创未来,才是男儿本色 ! 新书新人,欢迎大家指正 。
57.1万字4个月前
我开启修仙时代 连载中
我开启修仙时代
墨墨吃馍馍
穿越历史大唐李二的太子李承乾,开启了“论坛”。 和别人家的金手指一样,很强。 可是…… 这里面为啥全是穿越者? 而且还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那天,更可怕的是突厥正在磨刀霍霍向大唐。 一个神秘世界:806748185(大家没事可以进来骂骂作者)
37.0万字4个月前
大唐之惊梦 连载中
大唐之惊梦
岁月一点烦
宁惹阎王,莫惹张三! 波澜壮阔的盛唐,就这么闯入了一位不按常理行事的不速之客。
122.0万字4个月前
重生之我是金燕西 连载中
重生之我是金燕西
烟花若殇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小说金粉世家的世界里,面对清纯动人的冷清秋,高贵典雅的白秀珠,聪明善良的小怜,成熟妩媚的邱惜珍,成为金燕西的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在风雨飘摇的民国时期,他又该如何挽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金家呢?
9.2万字4个月前
三国争鼎 连载中
三国争鼎
眼见为食
初平二年,曹操寄身袁绍,刘备依附公孙瓒,孙氏兄弟托庇袁术,豪杰未起而大乱已现。 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及汉章帝白虎观奏议的打击而苟延残喘的诸子学派看到了最后一线希望,或领袖逐鹿,或择主从龙,诸子之光在神州大地上迸发出最后的灿烂。 故事,从十万黄巾围北海开始。
15.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