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建议,可以先想办法把柴司空跟另外几个十阿父隔离开来,只要柴司空不出来闹事儿了,其余几个,根本就不值一提。
刘伯温说的有道理,这些个无恶不作的十阿父之所以嚣张,其实都是以柴守礼为榜样,天塌下来了有柴守礼顶着,怕啥。
“看来只好如此了,四娘,你安排一下,让纳兰去一趟,这件事儿,朕要神不知鬼不觉,立刻就办。”
郭宗训不知道吕四娘在哪儿,反正有事儿吩咐一声,然后就等着圆满的结果就好了。
“李伴伴,你安排一下,在远离几位太妃的地方,专门隔一个小园子出来,朕的祖父,说不得就只能安排在那里了。”
刘伯温和李同介都暗暗吃惊,看来陛下是准备悄悄的把柴守礼接回来,软禁在宫中……
“你们别这么看着朕,软禁自己的祖父,朕是不会做的,朕只是要让他先消停一阵子,至于以后,朕一定会想出更加稳妥的办法来安排祖父的。”
郭宗训登基,原先的秦贵妃、杜贵妃都成了太妃,依祖制,宫里除了太后能留下,其余太妃都会被送到皇家别院中安置,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再离开那里。
郭宗训不想这么做,秦太妃和杜太妃两个连二十五岁都不到,她们的后半生从此就定型了,而且……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先这样了,除了秦、杜二位太妃,还有个李太妃,郭宗训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几个弟弟。
现在,郭宗让、郭宗海、郭宗谨三个,每天都跟曹璨、曹珝、魏滕、范进、王袼这几个朝廷大员家的子弟一起读书学习。
曹璨和曹珝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曹彬家的,魏滕是魏仁浦幼子,范进是范质幼子,王袼是王溥幼子。
他们的身份此前都是太子伴读。
郭宗训等于是提前把这些大佬们的儿子都抓在了手里,既是荣宠,也是人质。
这其中,重用赵二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皇帝的登基大典,郭宗训的主张是不办,至少在太上皇还在的时候,不用办,只是昭告天下就好,太上皇为大周社稷安稳决定永镇幽州,这个是必须要大力宣扬的。
对于郭荣自己永镇幽州,跟收复燕云十六州牺牲的将士们葬在一起这件事儿,郭宗训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最好能将这一大胆的创新搞成皇家祖制,凡是大周的皇帝,驾崩后,都安葬在烈士陵园,与为了大周而牺牲的万千烈士葬在一起。
这下子,挽救工匠的计划意外的就不是个问题了。
至于郭荣已经修建好的陵寝,郭宗训决定先放一阵子,等没什么人关注的时候,挪作他用。
李同介下去安排,郭宗训又向刘伯温问道:
“刘军师,朕一直没有想好该如何安排你,刘军师如果自己有什么想法,不妨跟朕说说。”
刘伯温冲着郭宗训躬身行礼道:
“陛下,臣打算先去殿前司帮助曹将军,如今赵匡胤归来,曹将军那边想必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臣认为最大的变数还是在殿前司。”
郭宗训点点头,刘伯温如此的不计较个人得失,着实让他感动。
其实,刘伯温就算是提出想要位列朝堂成为重臣,帮助皇帝跟文武百官抗衡,郭宗训都会想办法的。
“这个朕可以准,但要有个时限,朕可不能总是把你当成是救火队员,刘军师的才干,便是一朝的宰相,那都是绰绰有余的。”
刘伯温笑道:
“臣多谢陛下称赞,殿前司那边,臣会坚持到岳元帅归来,此后,臣有两个选择,一是接替岳元帅去镇守燕云,二是通过科考之路进入朝堂。”
刘伯温再次想到了郭宗训的前面,燕云一旦收复,岳飞必然是要回到开封帮助郭宗训压制赵匡胤的。
而燕云也必须派一位足可信赖又有足够能力的人去镇守,在没有其他人选之前,无疑,刘伯温是最合适的。
他跟柴勇、牛高、独孤胜都很熟,去了悍字军基本不用担心将士们会不服。
开局赵匡胤要谋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