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陛下,辽国正使耶律化哥一直卧病不起,使馆周围也一直被我大周禁军包围,最近这段时间,就连他们外出采买都被禁止,为此,耶律化哥还向鸿胪寺提出了抗议。”
郭荣点点头,出征的消息对辽国封锁的越久,越能打辽国一个出其不意。
“北汉使团那边又如何?”
“启奏陛下,北汉使团那边,这几日一直有鸿胪寺的官员前去探望,并告知他们很快就会跟北汉开启和谈,并且禁军将士看守的故意十分松懈,因此,北汉使团最近的活动十分频繁,也往外传递了不少的消息。”
“甚善,跟北汉和辽国的和谈,待朕出征之后,就交由太子来办,吕爱卿从旁协助,和谈方向和进度该如何把握,朕已经跟太子和吕爱卿说的十分清楚,三位宰相大人尽心处理朝政即可。”
太子郭宗训、吕端出班躬身领旨:
“儿臣(微臣)领旨。”
三位宰相知道,皇帝这是在告诉他们,跟北汉的和谈,他们就不要插手了,郭荣已经定好了规矩。
“朕出征之后,由太子监国,望诸位爱卿能够拿出对朕的忠心来对待太子,且不可扰乱荒废国政,否则的话,朕即便是远在千里之外,也会发一道旨意回来,严惩尔等之罪过。”
一众文武大臣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
“臣等领旨,定然会忠心辅佐太子殿下,不敢懈怠。”
郭宗训也跟着一起跪地磕头,还好父皇这回没有直接让皇后听政,自己还是有时间熟悉和梳理朝堂政事的。
要是再弄个符金环压在自己头上,这就好像是外行指导内行,几位宰相都会不自觉的认为,只要向皇后解释清楚了,这朝政也就可以顺利的实施下去了。
现在,郭宗训打算借着这个机会,首先跟三位宰相和满朝大臣们掰掰腕子。
本次出征的计划,到底打谁,如何打,分几路进攻,郭荣始终没有明示,甚至是御书房小朝议的时候,都没有说出来。
唯独就是前部正印先锋官岳飞已于日前率领五万大军开拔,向北而去。
北汉也在北边,辽国也在北边,到底打谁,先锋军的行军路线,到了此时此刻,也就只有郭荣和岳飞两个人知道。
散朝后,郭荣再次在御书房召见了三位宰相,太子郭宗训,太子舍人吕端。
至于这次一同出征的李重进、张永德和赵匡胤,都被派去整军准备开拔了。
“太子,北汉和辽国的和谈,事关重大,你要听从吕爱卿的建议,多学习,切不可自作主张。”
朝堂上,郭荣说的是以太子为主,那是说给群臣听的,实际上,吕端才是真正的执行者。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必然不会胡乱干涉父皇和吕大人的部署,吕大人,还请您要多多指教。”
吕端躬身施礼道:
“臣定然不会有负皇上重托,太子殿下聪慧过人,臣定会全力辅佐太子殿下,顺利完成皇上交托的和谈任务。”
郭荣点点头,沉默了片刻,又对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说道:
“三位爱卿是我大周朝堂的柱石,有三位爱卿辅佐太子殿下,朕是放心的。”
范质三人也是躬身施礼,纷纷说着定不会辜负皇上重托的话。
郭宗训在一旁低着头,但愿你们能像听我父皇的话那样,也能听本太子的话吧。
随后,郭荣又交待了一些朝堂政令方面的细节,郭宗训都一一牢记。
“好了,明日朕就要领军出征了,诸位爱卿这段时间也都辛苦,早点回去歇息吧。”
“臣等明日会一起恭送陛下出征,恭祝陛下早日凯旋归来,臣等告退。”
御书房里,只剩下皇帝郭荣,太子郭宗训,大太监李同介和老太医郭万彻。
“李同介,从朝廷大臣中选取适龄少年做太子伴读之事,就交给魏忠贤去办。”
“老奴遵旨。”
“太子,朕此次带着李总管一起出征,宫里的事情,可由魏忠贤暂时统领,李同介是个忠诚之人,希望太子要记住。”
开局赵匡胤要谋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