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说,如果真的进行改革,那些世袭武官必定强烈反对,甚至可能造成兵变,因为这些人的利益遭到侵犯。
所以,张鹤龄想了个“阴险”的办法,首先是增加武官和士兵的军饷,让军户流失没那么严重,同时,提前谋划,暗地里更换武官人选,从原来夷洲卫、锦衣卫等卫所提拔新的武官人选,将原来的顽固派逐一剔除,等到公布诏令的时候,很多武官已经换人了。
清除掉那些顽固派,剩下的一些,就算咋呼几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很快就会被掩埋在历史的浪潮中。
对于这个举措,以刘健为首的内阁成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靖王的手段大家见的多了,只要结果是好的,至于过程……不重要了。
其实,内阁之所以能够默许,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大明朝从来不缺聪明人,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敢于进行改革呢?
因为阻力大啊,首先,定制度的是朱元璋,任何改动都有违祖制之嫌,当下的受益者是武官和士绅,除了皇权之外,其他的权力全部集中在这两个群体手中,所以,谁都不能得罪,那……受苦的是能是最底层的百姓了。
今天开了这个头,改的好了,百姓称颂,改出问题了,呵呵,那也是你靖王背锅,我们这些臣子只是听命办事的,跟我们没关系……
在百官的议论声中,刘健清了清嗓子,说道:“老臣以为,时过境迁,今日的大明与当初大不相同,这三条诏令直指我朝当下弊政,若是能顺利推行下去,乃是天下万民之幸。”
内阁先表态了,说明这件事已经有了定论,百官心中都明镜似的,当下便跟着称颂一番。
按理说,朝廷百官出才是最大的士绅群体,如此改革,势必会影响到士绅阶层的利益,但事实却是……风平浪静!
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虽然士绅手底下佃户少了,但是依靠耕牛、良种等,地里的收成却没减少,而且,农产品的价格也在逐年上涨,所以,一连串的举措并没有对士绅阶级造成影响。
作坊、贸易、股票……一桩桩新的产物出现,使得士绅阶层原本就积累的资本可以进一步受益。还有就是,现在官俸也改了,以前是发粮发物,现在直接发银票,较之以前可怜巴巴的俸禄,涨了数倍不止,拿去钱庄就能兑出白花花的银子,使得士绅阶层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淡化。
因此,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出台,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刘健也松了一口气,自从靖王辅政,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真是不好干啊,这家伙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每天都能搞出点新花样,幸好局面还能控制的住,否则,自己这个首辅也不干了,回家炒股票去得了。
最后,谷大用宣布:“今日朝会到此为止,接下来,太子殿下和靖王殿下大宴群臣,还请诸位移步光禄寺。”
有人请吃饭,众人当然不会拒绝,到了光禄寺一看,除了群臣,还有各国的使臣。
众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殿下,微臣有事要奏。”
这时候,站出来一人,却不是汉人,而是吕宋都司议员李相宇。
吕宋都司采取议会制,议会由七位议员组成,分别代表七大家族,李相宇便是马尼拉李氏的代表。
张鹤龄问道:“说话的可是吕宋都司的李议员?”
张延龄就坐在张鹤龄下首,此时正不动声色地去夹土豆丝,手腕却有一点颤抖。
他定了定神,稳住夹菜的手腕,将土豆丝放进嘴里。
“微臣正是吕宋都司李相宇,”李相宇一手端着酒,说道,“自吕宋归入大明版图以来,百姓安居乐业,万民有赖,在此,臣敬靖王一杯,恭祝大明永世昌盛!”
张鹤龄点点头,说道:“要敬也是先敬陛下,来,我们一起敬陛下一杯。”
李相宇却说道:“皇帝陛下重病在榻,朝廷大事全靠殿下主持,应该敬殿下!”
大明寿宁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