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屠龙
超小超大

第二十五章 写文章:官僚袁崇焕(一) (2-1)

开篇两个字之后,就是正文。

这篇文章的立意,秦卫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大明皇朝为什么走到了如今山穷水尽的地步?

第二部分,以一个大明人的角度,确定谁才是帝国真正的敌人?

刷刷刷~

脑中思路明确后,秦卫宁运笔如飞。

大小不一的丑陋字体,很快就填满了一张纸,然后又不作停留的,继续再第二张纸上龙飞凤舞起来。

秦卫宁的字,其实挺好看的。

但拿惯钢笔粉笔的手,贸然用起了以前从未动过的毛笔,写的又急,字迹自然看起来就像是鼻涕虫爬过一样。

洋洋洒洒的几千字里,秦卫宁首先点明了‘三子’的重要性。

也就是一个政权能够存在,必须要掌握三子。

此三子谓之,枪杆子,笔杆子,钱袋子。

没有枪杆子,就没有武功。

没有笔杆子,就没有文治。

没有钱袋子,文治、武功就没有实现的基础。

首先说枪杆子!

明朝末期,在武将和军事方面,不谈穷途末路的最后阶段,也不谈军事危机出现的萌芽时期。

秦卫宁特立独行的,从小处着眼,把目光聚焦到了原蓟辽督师--袁崇焕,他在跟满清战争中的一系列战绩和决策上面。

之所以选袁崇焕的个人战争史作为剖析对象,只是因为这个人,不管在此时还是在后世,都是属于争议较大的人物。

在各种争议里,重新立论,正可以展示秦卫宁自己的思想与头脑……

袁崇焕的坏名声,来自于他没能挡住满清寇掠京师,很长时间内,他都被视为大明的叛徒。

好名声则是由于他在对满清的抵抗战争中,取得过胜利。

在诸军皆败,而独却敌锋的情况下,就更是起到了扬我国威,振奋民心的效果。

先说他的好名声,其基础,首先是从宁远大捷打下的。

那场战争对明朝而言,其实……没有什么可夸耀的。

满清五六万人从辽西杀来,还没打,就吓得十余万明军主动放弃辽东的城池辎重,逃入了山海关,算是完胜。

只不过袁崇焕头铁,违抗督师高第坚壁清野的撤退命令,非要留在宁远城跟清军打,因此才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但他这个所谓的打,也要两说。

他带着一两万人,在战役中的两天之内,根本没敢出城,对攻城的清军杀伤也有限……可能都不过八百人。

只因为这是明军在对满清攻城必克的现实里,所取得的第一次防守胜利,而且主持进攻的努尔哈赤在半年后老死了。

所以此次胜利的影响,以及袁崇焕的军事能力,就被夸上了天。

杀伤不过八百人……

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也是自然老病而死,并非被宁远城的大炮给轰死的……

这样的战果也能被称为大捷?

且不说经常御驾亲征的朱元璋和朱棣肯定看不下去,就是往前倒五十年,让还活着的戚继光,戚将军听到,那他没病死也得被气死。

凭什么叫大捷?

简直是恬不知耻!

后来袁崇焕打出的宁锦大捷,也跟宁远大捷差不多。

继任努尔哈赤位置的皇太极,率军五六万,杀向已经升任为辽东巡抚的袁崇焕所布置的宁锦防线。

防线由十九座城池构成,皇太极轻轻松松的就打破了十六个,又可称之为完胜。

然后清军兵围锦州、宁远,拥有近十余万军队的袁崇焕依然没敢出城,靠防守又守出了个宁锦大捷。

这次大捷,杀伤清军不过两千人……

皇太极年富力强,不存在暴毙的可能,所以明军没办法说他也被大炮给轰到了……

这两次都是守城战,作为防守方的明军,两次都是死伤无数……

我在明末屠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兵圣驸马爷 连载中
大唐:兵圣驸马爷
关城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唐:兵圣驸马爷】穿越大唐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兵家传承人,成为兵家论坛版主?兵家当崛起!并且还携有一纸婚书,即将成为大唐驸马爷?正此时,突厥扣边,营州遭遇大劫,生灵涂炭。白烈冲天一怒,麾下大秦铁鹰锐士,燕云十八骑,白马义从,虎豹骑,先登死士,征战四方,平灭八荒,让四方来贺。李世民:“白烈啊,高阳,长乐,清河,新城,你到底选哪一个啊?”白烈:“地上掉了四枚铜钱,陛下,
9.5万字6个月前
大唐:别闹,我只想安静种田 连载中
大唐:别闹,我只想安静种田
清风洗月
[[【飞卢小说网A级签约小说:大唐:别闹,我只想安静种田】“大人,你....哎!”秦瑯一脸苦涩的看着一脸刚正不阿的便宜老爹有些苦逼。本以为穿越可以爽得飞起了,万万没想到啊!玄武门之变中秦琼一如既往的没有押注,这就让秦瑯忧伤了,此时别人都在论功行赏自家却关门闭户......李二陛下:“善道,朕可以用皇庄换一批土豆吗?”程咬金:“三郎,我家玲儿那可是大家闺秀要不你给收了?”长孙老阴人:“秦善道,你可
11.4万字6个月前
重生为谍 连载中
重生为谍
借我力比多
租界孤岛,谍海浮舟。 做一个全能的间谍很难,做一个多面间谍更难……
18.8万字6个月前
穿越之开局家徒四壁 连载中
穿越之开局家徒四壁
萧秦安安
百里闻风穿越了。穿越成了……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逼孩子。 他们一家本是秦岭一带的农民,奈何时下赋税太重,十亩良田皆被官府豪强充公贪霸,父亲不得已拖家带口地带着妻儿背井离乡。 结果,半路病死了…… 母亲受不了打击,也跟着去了…… 大哥一边操劳父母的丧葬,一边还要照顾着两个陡然失了怙恃的弟弟,忙得三天脚没着地,一时不慎摔了一跤,自此再也没醒来,也跟着父母去了…… 百里闻风一睁眼,就看到了自己边上哭
81.6万字4个月前
我去清朝当大官 连载中
我去清朝当大官
步德马
工程狗改行到大清做官,不想成为了大清第一富和珅,到底该如何在权力和财富中拯救自己。
10.9万字4个月前
贞观楚王 连载中
贞观楚王
只为了吃
大唐初年,风云变幻,千古一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是何等风采。
4.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