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自己是天子,是帝王,但毕竟也是个正常的男人不是,这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启禀官家,科举取士自隋唐时始,本是利国利民之事,但现今的很多学子考取功名后,虽说有才华,可却于实事民生不懂,”扬扬的资料,范仲淹用眼睛扫了眼殿在坐的同僚们一眼,很是肯定地说道:“就如此上所写,理论知识再懂,可没有亲身动去实施过其实都是空谈,
而且这上面有一句话微臣认为其实说的真的是很实在。”
说着,范仲淹顿了顿,目光一凛,一字一顿地说道:“官员两袖清风,不贪不腐只是本份而不是责任,如不能为民谋福,不能为国建功立业,再清正廉洁的官也是碌碌无为混吃等死,空耗国之俸禄的货。”
“启禀官家,就此改制科举的方案,微臣刚才阅了一遍后,发现上面所说的确实是能再完善科举之制,”放下的薄薄的资料,刚道:“可我朝科举之制延用已久,如果轻易改动,微臣担心那些士林学子会闹腾,会引起天下动荡。”
“可不改难道他们就不闹腾了?”揉揉眉心,赵祯看向粱适笑着反问道,心里却是没有为他刚才的那一句天下动荡感到担心。
就如林夕曾经跟自己私底下聊天时说的那一句话一样:只要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那些读书人爱咋折腾就随他们折腾,反正想当官的人多的是,至于人才这些自己们又不是不可以自己培养。
“官家言之有理,是微臣失察了。”想着近些年来由于吏治的不断整改,新法的不断颁布,粱适知道在前段时间就有士林学子们曾经在东华门聚集闹过事。
究其原因,说白了也是现今那怕你是进士第一名,那怕你才高八斗还是九斗得,如果不下各州县先去当当吏员学习学习如何处理民事,要是考绩不过,该撒消进士功名的还是得撒消。
“粱卿无须如此,朕此言没有怪罪你的意思。”摆摆,赵祯笑着安慰了粱适一句,很是明白其实林夕的此番对于改进科举制度的方案其实是可行的。
只是一想到祸害的性子,赵祯真的是很想揍人,只是他不知道是此刻的林夕也正烦恼着。
宋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