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寅如愿以偿的做好了他的叫花鸡,可惜事与愿违,这最终出炉黑漆漆的一团砸开之后,并没有带走所有鸡毛,无论是相貌还是味道都和传说中不符。
郑寅小心翼翼的吃了一口就邹紧眉头。
徐妙锦终于找到机会,对他冷嘲热讽了一顿,挥一挥
衣袖,转身离他而去,潇洒的很。
郑寅低头看着自己的大作,心里也是别扭的紧,这次丢人丢大了。
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走了过来,说道:“太孙回府了,请公子过去。”
......
郑寅来到正厅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居然是小师太,视线在她身上转了一圈,怎么哪里都有她。
她正在害羞似得张开樱桃小口,一勺清亮晶莹的水晶燕窝粥缓缓送到嘴边,在哪里细嚼慢咽。
郑寅直勾勾的看着她吞咽着自己的口水,倒是不秀色可餐,是真的饿的不行了。
朱允炆这次倒是热情许多,放下手中的青花小碗,吩咐下人给郑寅承上一碗。
郑寅感激涕零的给太孙殿下施礼,接过侍女献上来的燕窝粥,狼吞虎咽起来。
徐妙锦抬头扫了他一眼,抿嘴微笑,她这个小师弟说话直来直去,虽说有几分才气,为人却有些浮躁,却不令人讨厌。
两人刚才在树林里做饭的一段时间又交谈了许多,他这人说出的好多话都很是奇怪,妙锦听了似懂非懂,但又不好去深问,只要是多问两句,他肯定就开始出言不逊。
郑寅吃了三碗才一脸心满意足的放下了元青花,以前在电视里看见过这玩意,虽然不懂,但也知道这一个小碗价值不菲。
哪成想自己能用元青花来吃饭,这玩意可比金饭碗贵多了,开始仔细的观赏起来,此碗敞口微撇,深弧腹,圈足。
造型规整,端庄稳重,胎体坚细,釉面亮润,碗外绘花卉纹饰,笔触细腻,绘画工整,青花发色典雅,构图繁而有序、层次清晰,隽美潇洒,气韵流畅。
元青花瓷器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之作,自元代青花瓷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中国,远销海外。
不知道这玩意现在值不值钱,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现在大明王朝立国已有二十多年了,算不算是盛世。
郑寅虽然不懂,但也狠是喜欢,拿在手中把玩着不舍得放下。
徐妙锦这会看他那没出息的样子,心里好笑,轻声问道:“你也喜欢元青花?”
郑寅抬头看了她一眼,翻了一眼白眼,没有理她,继续低头仔细看着这个青花小碗,废话,好东西谁不喜欢。
徐妙锦微微怔住,轻咬红唇,伸出葱白的小手随意的在桌子上扶了一下。
“啪”的一声,桌子上的元青花小碗跌落在地上,摔的稀碎。
朱允炆好奇的向这边看了看,没有说话,继续低头吃着美食。
对于妙锦这种砸东西的举动习以为常,只要不把房子烧了,其他随意吧。
郑寅却着实吓了一跳,低头看着地上摔碎的元青花心疼的要死,这可都是钱啊!
抬头瞪着眼睛看着她,一脸不解的问道:“你干嘛?”
徐妙锦高傲的仰起修长白皙脖子,看着郑寅展颜一笑,说道:“我不喜欢这只碗,不行么?”
郑寅压着怒气,这女人神经病吧,你不喜欢也不用砸了它啊。这时郑寅却异常平清的说道:“你有脾气冲我发火就是了,砸什么东西。”
郑寅起身,蹲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把地上的青花碎片捡了起来,放在桌子上拼凑起来。
郑寅在云南老家的村里除了学医放牛之外,还有一个娱乐项目就是去老陶匠哪里玩泥巴。
最初也是给自己找个事情来打发时间,但是渐渐的却喜欢上了这个职业,陶艺的魅力在于泥土与火的艺术。
要不是老爹非要让他跟着老中医学医,他相信现在还会跟着老陶匠学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陶艺师。
我的老子是太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