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众人,场中的陈子墨大喝一声:酒来!
国子监没有酒,但气氛都到这了,岂能无酒。
人群中,一仙风道骨的白衣士扔了一个酒葫芦,“接着。”
陈子墨接过葫芦,喝一大口,“好酒。”
接着众人便见到了此生最震撼的一幕。
只见英俊的不像话的年轻人开口吟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老夫聊发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
“寒蝉凄切…念去去,千里烟波…便终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陈子墨屹立场中,喝一口酒,吟一首词。
洋洋洒洒几十首,惊呆了所有人。
酒干了,词才停!
陈子墨看着智慧大师道:“吾有万词可败你,够不够!”
声浪豪迈,恣意狂放,摄人心魄。
智慧大师此刻表情难以描述,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陈子墨,叹了口气,闭了眼,“阿弥陀佛,罪过。”
一代高僧的声誉算是毁了,谣言不攻自破,谁说谎谁真实已经不用解释。
终于,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好,人群才从震慑中醒来。
好…好…好…
所有人都跟着喊起来了。
李隆基感叹着,“好啊,好啊,我大唐又出了个无双才子,天下第一词人。”
杨玉环则看着场中风度翩翩的男子,眼中有种别样的情绪,异彩连连。
而以李林甫和王鉷为首的几人,却丝毫高兴不起来,眉头皱的比吃了苍蝇还难看。
李林甫心中叹息,本来是想将他踢走,却没想到让他一飞冲天,以后可就再没有那么容易对付他了。
毫无疑问,陈子墨胜了,这场国子监的闹剧也该收场了。
李隆基一声令下,将那些参与闹事的每人打了三十板子,让家长接回家严加管教,领头的更是被逐出了国子监。
陈子墨一战成名,以后谁也不敢说他才华不堪,无才无德了。
“大唐第一词人”的帽子正式戴在了陈子墨头。
酒葫芦里的酒没有了,陈子墨找到了酒葫芦的主子,那个一身仙气的白衣士。
“多谢这位兄台的酒了。”
“无妨,一葫芦酒换几十首好词,值了!”
“子墨,陛下召你。”
本想与此人说几句,无奈杨国忠在催。
“抱歉了,改日有缘再谢。”
白衣士爽朗笑道:“后会有期,李太白期盼下次相见,告辞!”
说完离开了,留下了发愣的陈子墨。
我去,这竟然是谪仙人李白,又一个大佬!
屋内,坐的李隆基笑道:“陈爱卿,朕竟然没想到你才华如此之高,简直叹为观止!真是我大唐之幸也。”
“陛下,正是有陛下这样的明君,才会有臣这样的小民出现,这是我之幸,百姓之幸。”
彩虹屁拍回去,李隆基开怀大笑。
“朕说过,要赏赐你,给你升个官。此前你协助检举汴州贪腐案有诸多功劳,我大唐正需要你这种人才,便升你为侍御史、通直郎,赐银鱼袋。”
陈子墨跪拜,“臣谢主隆恩。”
侍御史从六品下,属御史台,有监察百官之权,官职虽不算大,但对一般的低级官员可以直接弹劾。
也是考虑到国子监出了这样的事情,李隆基觉得虽然不是陈子墨的过错,也不太适合放在国子监了,所以给调个地方。
而通直郎是文散官第十七阶,不是实职。陈子墨之前的实职是从七品下的国子监主簿,对应的文散官是二十一阶的宣义郎。
也就是说连跳四级,迈了一个大台阶。
大唐面首开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