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司空已经决定要迁徙郡中百姓,那在下这个东郡之守便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毋须再设了,司空还是准允了在下的请辞吧!”
听到刘延又旧话重提,曹操心中也有些不忿,心想这家伙怎不识好歹,就没有再多挽留,只是让刘延先行将布告、收束百姓的事情做好。
刘延在东郡牧守多时,对郡县子民固然有一定的恩情在,也不愿百姓们被刚刚进城的曹操手下肆意驱赶,便应承了此事,去带了郡吏走卒布告、约束百姓。
曹操见县寺已不可用,就另寻了一处大户的宅邸,征作临时行辕,刚刚安顿下不久,就闻报有河北军的使者在西门外请见。
曹操心想这刚刚在城外大战了一场,也有些好奇颜良派人来意欲何为,便宣了人进来问话。
河北军的文吏进来后,一问而知是无名下吏,曹操便也不多置喙,直接看起了文吏转交的书信。
书信上自然是写了相约交换战俘之事,曹操心想这些俘虏我正不知如何处置,带着他们跑自然多有不便,而白白放了又甚是可惜,这颜良倒也知情识趣,主动要求交换。
曹操问明了自家军中被俘人数,又从手下处得知了俘虏河北军人数,河北军的战俘稍多与曹军战俘,曹操也不计较那些许人数差别,只是提了个要求,今晚就立刻交换。
那文吏却做不得主,声称要回报颜良再做决定。
曹操又问起了河北军中的情况,文吏得了颜良的关照,一切往夸大了说,直说城外两万河北军正欲与曹司空再战一番,绝不去引黎阳十万大军南下增援。
曹操早从刘延处得知城外不过万余兵,心知文吏胡吹大气,便随口说我城中两万精锐择日便要出城列阵和河北军一较高下,且让颜良好生等待。
最后,在荀攸的建议下,曹操令记事撰文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多有拉拢结好之辞,立劝颜良息兵后退,双方仍可相安无事云云,使文吏持着书信返回。
三国求生手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