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伟大舵手
超小超大

第51章明升暗降 (3-1)

这个朱由校对米柱还是相当讲义气的,米柱帮了他这么多,立了这么多大功,才封了一个五品小官,对他实在的不公平,在东厂的发展是有限的,这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才是君臣相得之道。

朱由校问大学士刘一燝:“阁老以为何?”

这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

万历十六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一门三杰,传为一时佳话。万历二十三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方从哲、韩爌叶向高同为顾命大臣,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举猛人,其升迁路线,堪称完美楷模的大臣。

刘一燝道:“以米大人的才学,如果参加科举,这是可以轻易的中举的。转秩翰林,储才养望,这才是成为一代名臣之道。”

这方从哲和叶向高也都附议。仿佛不这么做,就是浪费了一大好的苗子了,他们这是为朝廷储备人才呀。

这是他们计划的巧妙之处,明升暗降,突然袭击,这个皇帝下诣,米柱是不从也得从了,不再掌管这东厂的米翰林,这还不是任由他们拿捏?

这个朱由校对此是相当感兴趣的,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才是正道呀。

朱由校欣然道:“韩阁老之言,甚合朕意。”

王安干咳了一声,说道:“皇上与米千户相伴读书,自然知道米大人乃心高气傲之人,想中进士,他会考来,赐同进士出身,反为不美。”

朱由校一拍龙额,说道:“朕忘记了这一节,维新是一个实在人,凡事以真本事获得,朕赐他进士,反而让人以为他是幸进之臣,朕可以和他商量,考一个出来就是了。”

韩爌微微一笑,只好作罢,他内心是扼腕的,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了。

这个国葬既毕,皇上亲政,这开经筵之议又重提

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经筵之制虽于宋代已形成,但形式并未固定,非但历代有异,即一代之中不同君主实行情形亦不尽相同。

以本朝为例,初无定日,亦无定所。国朝初诸帝勤政好学,讲学虽未制度化,但于圣学犹无大碍。

迨英宗以冲龄即位,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柄政,感于身负幼主教育之重责大任,上疏请开经筵。始制定经筵仪注,每月二日、十二日、廿二日三次进讲,帝御文华殿,遇寒暑则暂免。

开经筵为朝廷盛典,由勋臣一人知经筵事,内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等官侍班,另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

除每月三次的经筵外,尚有日讲,只用讲读官内阁学士侍班,不用侍仪等官,讲官或四或六,每伴读十余遍后,讲官直说大义,惟在明白易晓。日讲仪式较经筵大为简略,或称小经筵、小讲。经筵讲学自此制度化,每日一小讲,每旬一大讲,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方式。

皇家十分注重经筵,视为讲学第一事,认为:“经筵一日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日之进;一月不废,则圣学圣德加一月之进。盖人之心思精神有所繁属,则自然强敏。经筵讲学,正人主开广心思,耸励精神之所也。”

但是讲学一旦制度化后,便容易缺乏弹性而显僵化。尤其每月三次的大经筵,典礼隆重,遇上不喜学问的皇帝,或是幼主与老臣尿不到一个壶里,便思逃避,使进讲成为空文。

这正德、嘉靖、万历等君主常以圣躬违和或祁寒盛暑为由暂免经筵日讲。每遇帝王怠惰弃学,百官总会上疏谏诤,认为“帝王大节莫先于讲学,讲学莫要于经筵”,坚持经筵不可一日稍废。

事实上,经筵进讲,百僚侍班,实有深意,其立论与汉儒置保傅的主张类似。而国朝东宫制度废而不存,经筵日讲几乎成为儒臣接近皇帝,影响其行为、涵养其德性的唯一机会,自然受到特别的重视。

先帝泰昌有感于朱由校入学较晚,是以决心补偿,非猛料不足以弥补,于是遗诏中有曰:“选道德鸿儒、朝廷名臣入侍,日日开经筵,不可绝也。”

明末之伟大舵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九品县令,开局状告皇帝 连载中
大唐:九品县令,开局状告皇帝
天龙公子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唐:九品县令,开局状告皇帝】穿越大唐,成为清河县一名县令。当看见清河县出现旱灾,百姓流离失所后,林寒一则状纸,将李世民告上了朝堂。顿时满朝文武皆惊。长孙无忌:“陛下,这个九品县令胆大包天,居然敢状告陛下治民不利,微臣建议将他革职查办。”房玄龄:“天灾属于自然灾害,这个九品县令居然将事情怪罪到陛下身上,理应当斩。”然而李世民却大笑道:“告的好,要是他早点告朕,朕就不
11.0万字5个月前
何寄锦书来 连载中
何寄锦书来
叁涂
梁朝末年,金兵南侵,天下纷乱,庶民流离失所,大梁国中权派纷争,忠臣陷于囹圄,江山沦陷国家将傾之际。 本在济州府摆弄金石玩物的膏粱子弟,无奈卷入家族权利斗争的旋涡......
88.8万字4个月前
水浒之柴进为王 连载中
水浒之柴进为王
平平安安安
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近有高俅蔡京弄权官逼民反,远有黑山白水之间崛起的异族虎视眈眈。且看河北沧州后周嫡系子孙柴进,值此乱世将至之时如何作为!
88.6万字4个月前
千古第一圣贤 连载中
千古第一圣贤
孜然腰花
这里是一片玄奇的大陆,有东方人族诸国,百家秘术,有北方蛮族血气纵横,有南方巫族神秘莫测,有西方妖族霍乱众生。 降临在这片大陆的陈铭身具神妙异能,一步步成为千古第一圣贤。 “为了后人的幸福,我一定要让妖族加入到人族的大家庭中,大家和谐相处。”---陈铭。
52.9万字4个月前
周宋 连载中
周宋
一了伯和尚一
十国纷争世,九州尽豪雄。 五代十国末年。 神州板荡,狼烟四起,田地荒芜,荆榛蔽野,民生苦不堪言。 汴京城的郭荣,才登九五,就争朝夕,要用诸般颜色作将来。 草原上的萧绰,薅羊毛,拾牛粪,直腰之际,双眸中尽显峥嵘。 这是名臣武将云集的时代: 有才比诸葛亮,策胜隆中对的王朴。 有史上最牛岳父符彦卿。有号“无敌”的金刀杨业。 有策马纵横的北地双大王耶律休哥、耶律斜轸。 有向训、曹彬、潘美、王全斌、王景、
172.6万字4个月前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连载中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重庆老樊
大佬们:“公子允应当封王即刻前往封地。” 公子允:“本公子还未成年吧?” 所有大佬:“公子,请不要在乎这些细节。” 公子允:“本公子每日寻欢作乐,从不得罪他人,你们为何要害本公子?” 所有人都捂住被打肿的脸默而不语。 公子允:“这脸都是你们凑过来本公子打的好吧。” 大佬们望着公子允离去的背影欢欣鼓舞之时,才发现天空中的光芒从未暗淡反而越发的耀眼夺目……
74.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