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孤峰
超小超大

第462章 为抑佛教,整治尼姑 (2-1)

曹操在忙着布局汉中,田峻也没有闲着。

新年过后,田峻只在后院中与家人相聚数天,数天之后,与曹操约定的……用泰山郡换上郡的时间也就到了。

这一次,双方都没有耍什么阴谋诡计。

田峻痛痛快快地让管亥和廖化等人退出了泰山郡,临走时,只是带走了投军的黄巾旧部及其家属,有些百姓想要跟着迁往青州,也让管亥以与曹操有协议为名给劝住了。

当然,搞些小动作是免不了的。比如说:将库存的粮食全部分给百姓收买人心;安插更多的黑冰成员;在泰山群峰的某些岩洞中藏了好几批武器和粮食;宣布了泰山郡免税五年的惠民政策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和圣庵”里的那些年轻尼姑们,这次几乎全都还俗了,那美艳的小尼姑薇燕师太,也跟着廖化来到了邺城,

狡猾的田狐狸有意将这件事情闹大,便乘机亲自做主,让廖化娶了还俗的美尼姑为平妻,并亲自为廖化和薇燕师姑主办了盛大的结婚仪式。

这件事影响很大!而且……绝对是居心叵测!

那么,田狐狸居心何在呢?在尼姑身上……错了,是在尼姑、和尚等佛教徒身上。

以田峻在河北的声望,竟然亲自为一名尼姑主婚并主办盛大的结婚仪式,这影响能不大么?

一时之间,田峻治下的尼姑们全都成了香饽饽,男人们争相仿效廖化,使得那些尼姑们再无静修之所,都被那些浪荡子们软硬兼施,破了色戒,然后乖乖地做了那些男人的妻妾。

其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原本佛风甚隆的青州和徐州,几乎再无出家的尼姑,仅剩下那些“上下两光头”的和尚们在寺庙中……毫无生地、孤单寂寞地打飞机……

至于像“师姑田里挑禾上”这样的妙言妙事,恐怕再也不会在田峻治下出现了。因为师姑已经是稀有生物了,何用她去“挑禾上”,“禾上挑”师姑还差不多!

佛教这东西好不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田峻不反对也不支持,但是,站在发展人口的角度上,田峻还是不希望佛教盛行的。

因此,田峻除了给廖化和还俗的尼姑举行了盛大的结婚仪式之外,还规定佛教徒必须自食其力,耕种按人头分配的土地自己养活自己,不提倡那种不劳而获的化缘。

现在天下未定,田峻不敢禁止佛教徒化缘,只能“不提倡”,让人们意识到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寄生虫行为。

……

在给廖化办完婚礼之后,田峻便带了一支亲兵,顶风冒雪来到了并州上郡。

上郡,也就是后世的陕北延安及周边地区,郡治在肤施县。上郡地域广阔,秦时有21县,到东汉时,因胡人渗入太多,汉人东迁,朝廷官吏便将21县并为9县。

至汉末时,上郡已为胡人所有,后来田峻将袁绍赶到并州,袁绍便对胡人软硬兼施,重新恢复了在上郡的官府吏治。

插一句,【\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在原本的历史记载中,上郡的官府在籍人口仅2.4万人。

这个数据,你相信么?

当然不信,相信这种数据的读者基本上都是哼啍,还有一小部分是二哈。

能够混历史圈的读者,都是不简单的人物,绝无哼哼和二哈,所以,英雄所见略同,没有人会相信这种无聊的数据……陕中陕北直达内蒙古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可能只有2.4万人呢?

那么,这个官府在籍人口又是怎么回事呢?是给官府交税的人数,即:交纳人头税的人数。

在上郡地区,因为胡汉杂居,民风剽悍,朝廷官府不够强势,很多人就抗税不交。

很多人抗税不交交的结果,就是官府没钱养兵养官吏衙役;兵力和衙役不足,又导致了官府更加弱势,然后就是更多的人抗税不交,再然后……恶性循环,最后就只剩2.4万……“老实人”交税了。

汉末孤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红楼:千古第一圣贤 连载中
红楼:千古第一圣贤
赤霄龙渊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红楼:千古第一圣贤】贾琪穿越了到了红楼世界,于是,一个让无数人为之膜拜的千古第一圣贤诞生了。他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传世之作信手拈来,令无数文人折腰,被尊为诗仙词圣。他济世救民,消灾解难,活人无数,百姓为他修庙宇,立生祠,称他活菩萨。他无所不知,随口一言便是至理,随意点拨困难便迎刃而解,被拜为千古圣师。内有藩王叛乱,他只身入敌营,只言片语说得数十万叛军不战而降,被誉贤德
11.1万字5个月前
红楼之磨石为玉 连载中
红楼之磨石为玉
山岩尽美色
穿越要做的事有很多,李修打算先帮着姐姐改嫁,再娶老婆齐家,有空了在去治治国。
46.5万字4个月前
大唐之卧龙军师 连载中
大唐之卧龙军师
龙虎三条尾
躺在床上就能变强? 能! 至少李在古做到了! 穿越回大唐贞观年间,成为将门张家赘婿,李在古本想过着吃饱就睡,睡饿就吃的日子,怎奈遇上突厥犯境侵扰! 甘州城危,媳妇遇险! 百姓受罪,疆土被侵! 为情为义为节,文弱书生的他挺身而出,召唤出令胡人惧怕的燕云十八骑…… 那一夜,他一骑战八方,于数千兵马中直取敌将首级! 谁道华夏无忠骨,谁道书生本无义? 挥枪上马敌胆寒,运筹帷幄胜千里! (本人物及故事纯属
88.0万字4个月前
大明宗豪 连载中
大明宗豪
小玄学
江城子 再归成化品粗茶。治齐家。渡年华。江表业平,天下万方夸。修出功名归圣主,科举路,数河沙。 朝官缁涅乱如麻。奉天查。尽擒拿!华夏千年、波荡径歧斜。万古夜长谁欲破?人不见,战无涯! 一夜梦醒,穿至成化年间。此时朝堂暗潮汹涌、清浊难辨:天子设立西厂,频出中旨;“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昏昏秉政;却另有能臣干吏造福一方。其间吊诡,非一语可言。 且看小宗族的失怙幼童,如何一步步爬向权力巅峰,带领家族
28.2万字4个月前
三国小城隍 连载中
三国小城隍
流浪的小蜥蜴
一觉醒来,来到了公元178年的东汉末年,李封成为了一县令。 同时,李封也启动了《城隍系统》。 白天做县令,晚上做城隍。 用呼风唤雨缓解旱灾,。 用强化术改良谷种,亩产千斤不是梦。 用肥地术与种物速成术实现粮食增产,让百姓吃饱穿暖。 点化几只野兔帮忙放养兔群,实现自动化放牧。 设立学堂教化百姓,信仰赐福强化百姓才智。 当别人还在为手下官吏不够用时, 李封辖下早就完成扫盲,治下每一个人至少都有一县之
15.7万字4个月前
大汉痞夫 连载中
大汉痞夫
大肠刺身
汉武晚年,穷兵黩武,巫蛊之祸,匈奴入侵,西羌犯边,藩王独立,权臣乱纲,豪强圈地,世族霸权。 大汉危矣!大汉将亡矣! 值此国难家危,大厦之将倾,苟栋,一个从现代穿越到西汉的地痞竟然说出了让全天下人耻笑的大话。 “大汉有我苟栋痞夫在,万世长存!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天下大势,舍我其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大势,皆出我手,成 就王霸之业,开辟盛世之局!” 权利旋涡之中,所有人想致他于死地,
36.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