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孤峰
超小超大

第249章 事急当速决 (2-1)

袁绍板着脸孔看了张郃一眼,开口说道:“儁义向来忠义,尔等不可多言!”

顿了一下,袁绍又开口说道:“儁义这段时间也辛苦了,就暂时调回本将身边吧,所统军队,可先交由文丑将军。”

这就是夺了兵权了。

先说张郃“忠义”,再说张郃“辛苦”了,然后就把兵权夺了。

这不叫信任,叫给个台阶,给个面子。

张郃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抱了抱拳,对袁绍道了声“末将遵命”。然后默默地退回武将行列。

高览等将见状,都是暗自叹息。

袁绍见众人再无异议,便又捡回决战的话题,接着说道:“决战之事,恰如子远所说,宜早不宜迟。诸位有何良策?”

郭图知道袁绍对自己有了芥蒂,急于改变自己在袁绍心中的形象,遂抢先进言道:“我军在接受了青州、并州、匈奴的人马之后,兵力已达三十二万人,而田峻此时兵力只有十八万人,兵力多出田峻将近一倍,何不主动出兵击之?”

由于田峻的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袁绍一方并没有完全弄清有多少俘虏被田峻收编,更不知道朝歌一带的“白波四帅”也投靠了田峻,所以,袁绍一方一直以为田峻的可用兵力还只有十八万人而已。

这种误判也导致了袁绍集团对此次决战充满了信心。因为,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兵力优势,那正面决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任何花巧诡谋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不过,袁绍手下还是有顶尖谋士的!

许攸向袁绍行了一礼道:“此战对我军至关重要,胜则可以尽夺幽冀之地,若是万一败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军当更加谨慎才是。”

袁绍坐直了身子,问许攸道:“子远是如何想的?”

许攸道:“首先是兵力方面,我军几次大战,前后被田峻所俘将士在十五万以上,如果田峻刻意招降收编,可能其实际兵力,会与我们查探到的略有不符。因此,属下的主张并不是简单地在钜鹿与田峻全力一战,而应该从整体上做出大的战略布局。”

“子远之言,正合吾意。”袁绍道:“那么,子远觉得要如何布局?”

许攸走到地图前,对着地图讲解道:“钜鹿、邯郸、邺城这三座坚城呈“品”字分布,可以互为犄角,形成稳定的防线,只要这三城不破,在优势兵力下,战略主动权就操于我方之手。”

见袁绍点了点头,许攸接着道:“因此,按属下的建议,可让两员大将分别统军数万守着钜鹿和邯郸,主公亲领十万大军于邺城以为策应,使这“品”字三城稳固。”

袁绍道:“这只是以守为主的战略,攻呢?”

“主公别急。”许攸笑道:“既是决战,自然是有守有攻。”

说罢,许攸的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道弧线,最后点在清河郡的位置,然后开口说道:“在稳守这“品”字三城之后,主公可出动一支奇兵,南渡黄河,打出曹操旗帜,借道兖州,夺取清河,直捣敌军后路。若能如此,田峻便只能调动兵力救援自己的后路。而我军,待田峻兵力调动之际,三城兵力齐出,与之决战,此战必胜!”

袁绍听完,大喜道:“此计大妙,我有子远,何愁大事不成。”

顿了一下,袁绍又问道:“具体兵力和将帅如何分配?”

许攸道:“钜鹿可放六万兵力,我军凭坚城而守,田峻十八万大军也难攻克;邯郸不仅城池高大,更有非常宽大的护城河,五万守军足矣;邺城需左右策应,可驻兵十万,而那支偏师奇兵,须得十万人马,才能快速击败韩猛夺取清河郡。”

说到这里,许攸便闭口不言了。

袁绍道:“子远只说了兵力,将帅该如何安排?”

许攸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将帅之事,当由主公做主,属下不敢置喙。”

袁绍皱了皱眉头,知道许攸这是不满意自己夺了张郃军权。

因为,若论独自统军做战,没有人比得上有勇有谋的张郃。所以,那只偏师奇兵,最好的将帅人选非张郃莫属!

汉末孤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秦:开局扮演尹志平! 连载中
大秦:开局扮演尹志平!
龙骑士
[[【A级签约作品:大秦:开局扮演尹志平!】穿越到《天行九歌》的世界中,成为紫兰轩里的一个打杂小厮,并且顺利的觉醒了系统。然而,秦峰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系统一巴掌给打回了原形。邪恶反派扮演系统?(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0.7万字5个月前
大明:从崩刘伯温人设开始做纨绔 连载中
大明:从崩刘伯温人设开始做纨绔
维度蚂蚁
刘玘十六岁这一年觉醒了前世记忆,才发现自己投胎到了大明成了刘伯温的第三个儿子此时正是洪武三年,刘伯温想要请辞,远离朝廷朱元璋还未正是分封藩王刘玘:藩王是一定要分封的,只是藩王制度要改刘玘:送给爹八个字,小节有亏,大节无损刘玘:这个丞相之位,爹一定要争刘玘看着大哥刘琏,二哥刘璟,这两人可都有经世之才于是在刘玘的培养下,刘家一门三杰只有刘玘开始躺平,做起了整个金陵乃至大明最大的纨绔
14.5万字4个月前
大明末代皇帝的逆袭 连载中
大明末代皇帝的逆袭
老衲法号淦
可以通过梦境穿梭现代与大明时空,朱曜之在大明居然是皇帝,而且这个大明正陷入求生火热之中。 看朱耀之如何让大明重新崛起于世界之巅。
12.7万字4个月前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连载中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
彭咸之故
谢纪在朝上以指点江山之势问:整个朝堂谁还有比我更忠心的,站出来? 群臣面面相觑,内心腹诽:整个天下都知道你是个奸臣,还敢自诩忠臣,要点脸不? 坐在上面的陛下爽朗大笑:爱卿不愧为朝中第一忠臣,其忠心可报日月,朕甚是欢喜。 众人:……陛下,你确定?
83.6万字4个月前
明末之明震四海 连载中
明末之明震四海
留光忆彩
崇祯十六年的北京异常寒冷,冷的不只是天气,更是人心,大明王朝的生命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倒计时。南方李自成意气风发,如日中天;东北虎视眈眈,窥视中原;东南的士大夫们醉生梦死,指点江山;西南的东吁王朝默默舔舐伤口,等待时机;更远的西北,哥萨克骑兵不断向东行进。海外,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三十年战争即将进入最后的尾声,民族的交锋,思想的碰撞,科学的大发展,工业文明到来的前夕,一个现代人又将在这里擦出怎样的
7.3万字4个月前
汉末风华路 连载中
汉末风华路
心晴居士
46岁的中年油腻大叔王粲,在现实中几乎一事无成,坐火车途中被兖州兴隆寺塔佛舍利子遭雷击形成的漩涡拉进历史洪流,穿越到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身上,从此不一样的汉末,不一样的三国,大幕慢慢地拉开,历史的车轮拐弯了,驶向未知。在历史进程中,汉家脊梁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断,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的被中断,然后一次次涅槃重生,每次浴火都痛不欲生,痛彻心扉。中间有多少英雄豪杰崛起,又随风而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
42.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