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孤峰
超小超大

第214章 民族的里程碑 (2-1)

十几天之后,东莱郡医者云集,天下顶尖的良医几乎都来到了这里。其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华佗和董奉,

在汉末三大名医中,此时的张仲景年岁较轻,医术尚未大成,也还没写出,因此,另外两位名医华佗和董奉的名气,暂时比张仲景还要大很多。

华佗大家都知道。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是外科鼻祖,又发明了麻沸散,还发明了五禽戏,是东汉末年名气最大的名医。为关羽刮骨疗伤,为周泰治过伤,还给曹操治过头风病,

董奉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但是很多人应该知道“杏林”或“杏林春暖”是用来形容医生的。那么,“杏林”和“杏林春暖”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董奉。

董奉的医术十分了得,而且,他这个人很喜欢杏树。他看病不收钱,如果是小病呢,看好了,就在他屋后的荒山上栽一株杏树就好了,如果是大病的话,就种五株,没过几年,屋后的荒山就变成了杏林了!摘下来的杏子,百姓可以拿谷子来换,他再把这些谷子送给没粮食的百姓。

这是一个比较崇尚医德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依旧深深地影响着秦汉时期的每一个行业,使得这个时代的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一脉相承”的行事准则。这种“一脉相承”的行事准则,会体现在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上,对医生来来说,职业素养就是医术,职业道德就是医德。

此时的医生,讲的是“医者父母心”,与后世那种“唯利是图”的主流思想,是大相径庭的。这里就毋需多说了。

这么多良医汇聚东莱郡,对医学界来说,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大盛会!同时,也是相互交流的好机会。

不说别的,仅是医者之间互相分享经验,就大大地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对整个民族的医疗水平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人不能只顾私利!

所以,田峻决定亲自教授这上千人的医者,先是教会了所有人关于神药青霉素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然后,田峻又在东莱郡临时建了个大讲堂,田峻每天都会用几个时辰的时间在大讲堂授课,给这些医者们讲一些现代医学常识。

田峻不懂药方,但是,后世在学校里学过的的生理卫生和生物知识,多少还记得一点点。仅仅是这么一点点,就足以轰动整个汉朝医学界!

比如说,关于细菌方面的常识,简单的毒理学和病理学方面的一些常识,这些常识放到汉朝,就会为汉代的医者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的窗户

科学其实就是一扇窗,甚至就是一层薄薄的窗纸,在这层窗纸被捅破之前,你看到的只是室内的风景,但是,如果这层窗纸被捅破了,你就会看到窗外的另一个世界,无限的风光!

田峻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将这扇窗户打开,至于这些汉代的医者们能看到什么,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他们自由发展好了。

除此之外,最让这些医者们感兴趣的,还有人体的构造和功能方面的知识。

当田峻讲到人体的什么呼呼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等九大功能系统时,以华佗为首的外科“医痴”们,强烈要求田峻能够提供“人类活体实验”的条件。

“人类活体实验”是惨绝人寰的,但是,其对医学方面的贡献却是意义深远、无与伦比的。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历史上,每当发生世界级大战时,医学就会突飞猛进。因为和平时代的“活体实验”通常用的是小白鼠,而战争年代,却可以用敌对国家的“活人”来做试验。

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可以通过活体实验观看人的消化过程,以及各种药物对人体某些脏器的作用等等,这些,都不是用小白鼠或死尸可以观察得到的,得用“活体”!

由此可见活体实验有多重要。

通过仔细权衡,田峻最后还是答应了华佗他们的请求,为华佗他们准备了专门的隐密的实验室,并且,将第一批共一百多名胡人俘虏交给华佗他们,让他们去为人类医学的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汉末孤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热武重生 连载中
热武重生
小巷布衣
这是一个在高武世界混过七八十年的老家伙,重回少年并激活成就系统的故事。 既然如此,仅仅把前世遇到的渣渣们捶过一遍肯定是不够滴!默默苟着种田也并非人生所爱! 如果把目标定为一路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在至高神殿开趴踢,会不会被绑起来浸猪笼?
14.7万字5个月前
从利刃开始的特种兵 连载中
从利刃开始的特种兵
尼泊尔军刀
穿越到了《我是特种兵》的世界,成为了铁拳团的一名士兵,获得了特种兵引擎系统,逐步成为了兵王,特种兵中的最强特种兵。 这是一个特种兵重合的世界,《火凤凰》《战狼》《我是特种兵1》《生死狙击线》全部上演, 精彩至极,看了后悔三年,不看后悔一辈子。
43.9万字5个月前
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连载中
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胡言不说
李牧穿越隋唐年间,陡然睁眼却发现自己眼前世界已然不同。 放眼望去所有人对李牧来说都是NPC,李牧可以从任何人身上领取任务,获得无尽的人物奖励。 身份越高贵的人,身上携带的任务奖励便越丰厚。 杨广:助我称帝。 李秀宁:别说话,吻我。 张丽华:妾身,愿为奴为婢。 宇文成都:大哥,我是你的小弟啊。 秦叔宝:偶像,选我。 程咬金:大佬,腿上缺挂件不? 本书又名:《大隋乱不乱,李牧说了算》《我在大隋划船不
133.3万字4个月前
我在秦朝修长城 连载中
我在秦朝修长城
江枫向晚
什么?这是秦朝?我还要修长城?不!妈妈我好想回家!
28.3万字4个月前
声名显宋 连载中
声名显宋
娇憨的青叔
熙宁三年,名动汴京的知名舔狗吕渊昏死于国子监外,千年之后正写着博士论文的吕渊迷迷糊糊的魂穿大宋。 这一年,朝堂局势风谲云诡,王安石踩着“相三朝,立二帝”的元老重臣韩琦登上了人臣最高位。 这一年,新党跟旧党热火朝天的打着擂台 。 这一年,二程洛学,苏洵蜀学,张载关学,王安石新学……开始争夺儒家正统的名号。 也是这一年——宋朝的天要开始变了!
9.9万字4个月前
大宋养成记 连载中
大宋养成记
小十七郎
穿越到五代十国,此时的大宋还未建立。 别人穿越就是种田争霸。 轮到秦欢穿越,他只想走上养成之路。 在他的观念里,没什么不能养成,如果有,那就多养一阵子好了。 养成家族,养成小媳妇,养成商业合伙人…… 养成皇帝,哦,赵二直接就成了他的小跟班。 嗯,他还要养花蕊夫人和小周后。 哦,好像不符合他的审美,果断放弃。 他要养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宋出来。 他要让后来人知道,大宋的军队不是沙子堆出来的。 契丹?吐
14.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