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百姓们对面前的这位地主老爷还是很尊敬的,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地主老爷这几个字是有贬义的,那自然也不会坚持与他联系在一起。
反而还有可能把这样描述的人围拢起来暴打一顿。
卢惜君终于收回了自己的目光,他这也才知道面前这片广阔的地皮究竟是怎么来的。
这里是后来的北京西山。
周围有一些个黄庄,但也有不少朝廷勋贵和大臣的田地。
当然这里原本也是有些矿的,只是做得并不太好。
矿大部分都是煤矿,正好是炼铁所需要的燃料。
所以穿越者们执意将地址选在了这里,也因此让老皇帝为了地皮的事情而忙碌了好一阵子。
但是当鼓风机的声音响起,虽然吹进去的是冷风,而不是更具生产效率的热风,老皇帝还是觉得这一切都很值。
他还是第一次做类似的事情。
起初的时候虽然觉得艰难,但如今成功之后,却觉得那些事情只能平添乐趣与回忆。
他高兴地站在高炉面前,冲着卢惜君大声喊:“一天万把斤的矿石,几千斤的铁,据说都不是问题。你看见周围这些打铁作坊了没,那处理的都是这里面生产出来的生铁。只要断打过后,便都能够铸造成兵器。我大明江山得以巩固,这里的高炉是少不了的。”
卢惜君问:“太子殿下要在杭州搭建的高炉,是不是和这种一样?”
“比这还要高。”老皇帝一脸欣喜,“穿越者们当初还不太熟悉这边的情况,为了稳妥起见,并没有使用太高难度的工艺。”
“而且你也是知道的,我们的铁矿石供应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畅。熟悉我们这个大客户还需要时间,但杭州那边的情况好像不太一样,根据穿越者明说附近就有一个大型铁矿可以用……”
“什么铁矿?我怎么不知道?”
“你应该知道的吧,叫马鞍山。”
“马鞍山离杭州很远吧?”
“不算远吧,就算再远,只要附近有些能用的煤矿,高炉就能顺利的运转,实在不行烧木头也是可以的。”
处于生产环节的需要煤钢共同体,这种后来衍生出来的经济组合,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的华夏大地,却存在着严重的分布不均问题。
而且更加糟糕的是伴生矿的问题严重,这造成了一遍开采,多重浪费的窘迫局面。
马鞍山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特别优质的煤钢共同体。
它的铁矿含硫比较大,煤炭方面的劣势可能还更大一些。
只是因为历史问题,当年迫于发展的华夏大地,才在上海附近找了这么个地方。
当然正德年间的上海应该是叫华亭县,附近的南京作为帝国陪都,反而在政治意义上更值得说道一些。至于它本身,较之杭州都远远不如。
因此老皇帝才说那是在杭州附近的。
因为穿越者们怕他难以理解,才专门改成这么说的。
不过在这方面,除了马鞍山之外的选择还有很多。
但他们都有着较高的成本。
原因非常简单,皇帝既然要把发展的脚步隐藏在海外,那么,煤钢共同体的选择,自然应该从海外着手。
按照《临高》这本圣经的指示,越南的广宁鸿基煤矿是这方面最好的选择之一。
老皇帝知道以他儿子的好战,只需要稍微鼓动一下,肯定会够出兵将之攻克。
只是,《临高》里描述的是明朝末期的情况——老皇帝所知的那句,崇祯皇帝说出来的那句”文臣皆可杀”,正是从这本书里看到的——明末的时候,越南朝政除了腐朽不堪之外,还因为郑阮两家的互相功法而内战了50年。
在这种情况之下,穿越者们当然是有机会的。
但如今,越南内部虽然政局不安,但圣宗和宪宗皇帝所留下来的功业,目前还难以动摇。
朕要抓穿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