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听得周瑜有疑虑,到的这份自也不会有什么隐瞒,当即应道:“公瑾有何疑虑?且说来便是,袁耀自是知无不言。”
却听周瑜问道:“周瑜自知是从未见过公子,为何却只让人觉得公子却相当熟悉在下,似乎已经是久识一般?”
“又为何是紧紧盯着伯符,似乎早就视其为心头大患?”
袁耀说是知无不言,却唯独有两件事情是不好说的。
其一么自然是自己最大的穿越秘密,这是谁都不能知晓,死都要带到棺材里的秘密。
其二则是老爹欲要称帝的事情,在真正实行之前,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如今这周瑜两个问题,那是把自己的秘密都切中了,也叫真是厉害了。
然就算周瑜恐怕再也出不了这海曲县城,袁耀终究还是不愿冒险,听得这敏感的话题,也是隐藏的一手应道:“公瑾之才,早有耳闻,只是未能早日相识,直至今日才能畅谈一番,实在可惜。”
“若是能早些与公瑾相识相知,恐怕也不会到今日之局面了。”
这话袁耀说的倒也不算假,要是自己早穿越几年,那特么早就去找周瑜去了。
更是会千方百计不叫周瑜与孙策相会。
可惜自己来的实在太晚,这周瑜与孙策一搭线就是命运般的相见,想分也分不开了。
应完了第一个问题,袁耀又是接着说道:“至于孙伯符…时年其征讨庐江得胜,吾父本是应了将那太守之位与其,实在也因其年纪尚轻,才另作打算。”
“实在未想此一事却成的导火索,成了日后伯符离开淮南,遁入江东的缘由。”
“更是未想在这种种变故之下,成今日之结局。”
袁耀说的是真诚,可惜周瑜早就听过孙策说起当年在寿春的事情。
若非是觉得自己处处被针对,更无重用之望,实在寻不得机会,这孙策哪里离开寿春。
然袁耀不承认,周瑜也不能读取其心思,知道袁耀未完全尽言,周瑜只叹道:“袁公子心思缜密,在此等形式下说话依旧滴水不漏,喜怒不形于色,吾与伯符当真败的不冤啊!”
感叹完后,又是抬头望的望那辽阔的天空说道:“看来这大汉乱世,袁公子当真要写下最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三国袁耀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