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医
超小超大

第九十二章 玻璃心 (2-2)

这家伙也知道自己平素比较淘气,但是这次真的不是他干的。

这时候,李风发话了:“是玻璃瓶自己碎的,这种常温自然冷却,玻璃制品很容易碎裂,所以,还得有配套的褪火装备才行。”

“怎么弄?”道爷们都好奇宝宝一般地围住他开始询问。

李风就简单介绍了一下分成不同的温度点,然后让玻璃制品在不同阶段慢慢冷却,这个工艺就叫褪火。

随后,李风又点拨了一些理论方面的东西:比如说可以先吹制一些宝典上面的实验用具,什么烧瓶试管之类,先练练手。

比如说,在吹制的时候,可以根据需求,迅速改变成各种形状,甚至还可以预设模具等等。当然,也可以拉伸成平板,然后制作成玻璃窗或者镜子等等。还有就是,以后要想办法扩大生产等等。

说完,他实在坚持不住,就打着呵欠睡觉去了。

而道爷们的玻璃心再次破碎:“你说用这么珍贵的玻璃糊窗户,败家,实在太败家!”

李风不可能事必躬亲,那样的话,就连伟大的诸葛老先生都撑不住,别说他这么一个普通人了。所以,通常情况,他只是提出方案,剩下的事情,尽量交给别人去做吧,这也是很好的锻炼不是?

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李风还是知晓的。

他相信,以这些道爷们那种近乎疯狂的执着,只要被他忽悠——引上正确的道路,一定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第二天李风起来得稍稍有点晚,不过还得继续坚持晨练,什么事都贵在坚持,不可荒废一日。

收拾好了,刚出门来到院子里,看到一群道爷,还围在那鼓捣呢,一个个眼珠子通红,但是精神头却依旧十分旺盛,就跟刚磕了九转金丹似的。

劝了两句,也没人听他的,李风摇摇头,只能跑出青云观。跑在路上,随处可见忙碌的景象。田地里就不用说了,早就耕牛遍地走。

路上,偶尔还可以看到运煤车。跑到煤山那边的时候,一大群劳力,已经开始在挖砖窑。

烧出玻璃,也给李风增加了信心:到时候多烧点琉璃瓦啊,杨广大把撒钱,要是不赚个沟满壕平,都对不起人家杨广的雄心壮志!

等他跑回青云观的时候,谢弘和袁天罡以及黄冠子这三个,每个人怀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玻璃瓶子:“大郎,烧了一晚上,最后就剩下这三个成品。不如你先拿去,出售给富户,换点科研经费,咱们采购原料,又没钱了——”

李风瞧瞧这三位,抱着玻璃瓶,一脸肉疼,却又不得不忍痛割爱的模样,他忍不住有点想笑:有点进步嘛,总算是明白经济先行的道理了,那我就却之不恭。

趁着现在玻璃制品刚冒头,先少量推向市场,大捞一笔;等以后泛滥了,烂大街的玩意,就不值钱了。

不过,这事李风是万万不能牵头去卖的,等过了一年,原本上百贯的东西,最后连一贯钱都不值,你说购买的人,会不会找李风拼命呢?

这世上,可不仅仅是那些道爷,才有一颗玻璃心哦。

大上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之最强女婿 连载中
大唐之最强女婿
姑苏慕容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唐之最强女婿】大唐盛世,贞观初年,迎来了一位穿越者。作为大唐唯一一个穿越者,铁骨铮铮的房俊直接一封书信,退掉了自己和高阳公主的婚约。当即,太极宫内一片震怒。然而,就在这时,系统清脆的声音响在了房俊耳边。“您的岳父李世民已上线,请尽量不要激怒他,务必让他感到满意。”这是一个岳父越满意,宿主就越强的系统。从此,房俊便走上了一条最强女婿的道路。李世民:“诸多女婿中,唯遗
11.0万字5个月前
明朝小衙内 连载中
明朝小衙内
秋名山佬司机
穿越大明朝,成为将门纨绔。 我叫张扬,我是英国公的二小公爷,我为大明加波血! 粉嫩新人一枚,欢迎各位大佬投资!
93.4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从温侯到温帝 连载中
三国之从温侯到温帝
一君一水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成为了温侯吕布,顺便争霸了天下,改变了历史。这是一个正经又有些不正经的三国……
44.9万字4个月前
首辅家的长孙媳 连载中
首辅家的长孙媳
刹时红瘦
明明绝代美人,却背着红颜祸水的罪名,还被注脚为必须薄命,春归表示很不服气。发誓要逆袭,刚刚起步,她就开始见鬼!!!那“鬼”还指手划脚,确定她就是个祸水,除非为冤魂们主持公道,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并兼—..
394.9万字4个月前
大变法 连载中
大变法
上一言
如果宋神宗赵顼没有那么早就挂掉,王安石能再度出山……. 两人君臣三度联手,宋朝的命运是否会改写,历史的走向和大势会否不一样? 作为一名现代穿越者,跟高端的古代谋士相比,秦洛自认非专业。 他有超越千年的历史眼光,但不一定有超越千年的智谋。 他只能在历史脚本中客串一下谋士的角色。 可以的话,阻止五路出兵,伐夏大败; 退而求其次,不要让永乐城悲剧重演....
7.2万字4个月前
三国春秋伊始 连载中
三国春秋伊始
天火三国
既没有桃园三结义,也没有三英战吕布。只有力量的碰撞与智慧的较量,名留青史之人岂有等闲之辈。 著名历史学家方诗铭老爷子将东汉末年称作“群星灿烂的时代”,而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曾设想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写一部《三国演义》,终因工程浩大而未能实现。 写这样一部作品,一是向二老致敬,二是挑战自我。看小说的人最怕太监,我也害怕因为没有读者而失去继续创作的勇气。所以在全书初稿完成后,才决定将它陆续发布出来。 这本
72.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