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得到答案以后,也是同崇祯帝一般露出了喜色,现在,这朝堂之上,关于崇祯帝迎娶张嫣皇后的事情,显然是少了许多。
毕竟,文武百官在朝中的势力,在不久前,都受到了剥削,虽说这和俸禄没有多少关系,但是,能够动用的实权,却不能和往常相比。
因为这个势头下,大家也多是心悬明镜,想的极为透彻、
故此,在和皇帝唱反调,必然不是当下最能够选择的办法,也是这般,渐渐那些拿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法度说事的文官,也就少了下来。
这赫然正常,对于崇祯而言,他需要的,不就是当下的景象,他需要的,不就是这群人怪癖上些许。
这般,他才能够安稳的实施自己的计划,能够彻底的改变大明朝堂上头的风气。
当然,最近他脑子里头,还有一个异想天开的主意,那就是看看系统能不能找到马克思,这个外国人,显然是推动时代进步的一个领袖级人物。
如果说,能够再此刻复刻这位伟人,那么想来,也能让这进入资本主义的时代,渐渐的像无产主义靠拢。
所谓的改革,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可能需要时间的跨越,崇祯帝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更是因为如此,他想让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下一代的人,崇祯毕竟还有自己的孩子,比如说朱慈烺什么的。
这才是未来的希望。
“大伴,陪同朕过去看一看皇后来。”
“是,陛下。”
崇祯帝说完这话,倒也是觉得这许多日子没能见到张嫣皇后来,故此,心中倒也是有了些许的想念。
转头,他看了看身侧的王承恩,也是让其随同在自己的身边,朝着外头而去。
这大好的冬季,倒也是因为有了这等喜事,渐渐变得喜庆上了些许。
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