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细细打量了贾蔷,笑着问:“你在行吗?事虽不大,里头大有文章。”贾蔷说:“只好学着办了。”
凤姐儿乘机把自己的贴身嬷嬷赵嬷嬷的两个儿子推荐给贾蔷,还有单聘仁、卜固修两个清客同去这趟肥差。
贾蔷问王熙凤:“婶娘捎什么东西,写个条子让我兄弟置办,顺便捎来孝敬。”
王熙凤说:“别高兴太早了,才学着办事,倒先学会了这把戏。”
说毕,打发他去了。接着回事的人不止三四起,王熙凤乏了,便传与二门上,一应不许传报,
俱待明日料理。凤姐至三更时分方下来安歇。早就把王夫人叫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王熙凤这面协理宁国府,那面,贾家的女婿们,却在驿站碰了头,原来,这次进京述职的不止有林如海,还有贾琏庶出的几个姑姑的丈夫。
大姑父赵大人,原本就是地方上一从九品的巡检司的巡检,也入了盐课提举司,成了从七品的盐课提举司副提举。
二姑父钱大人,原本地方上的招讨司的副招讨,从六品这一招进京,就入了五军都督府经历从五品。可谓一飞冲天。
三姑父孙大人,就一个从六品的镇抚,如今也成了京卫指挥使司镇抚,从五品。
这三位都是高升,都从地方调到了京城。
林如海一个文人,与这几位自然是没什么话好聊的,只是都是贾家的姻亲,也不好太过远着。
只是看着眼前这三位都是意气风发,高升入京的。
想到这里,林如海一阵唏嘘,想我林如海,少年进士,探花打马。又有国公看重,嫁我凤凰儿。
可如今混迹官场近十载。却落得如此狼狈,妻离子亡,就剩一个女儿独苗,说是进京述职,都不如说是进京避难的。
上无君王庇护,下无亲朋帮扶,天下可还有我容身之地啊!
林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红楼梦里没好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