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共同的“秘密”,两人的关系好像一下子有了个飞跃,话题也越聊越深入。
吴耎心中猜到鲁肃来拜访除了对甄姜的好奇,恐怕与他家乡的黄巾贼脱不开干系,所以故意多问了些关于东城县的情况,而鲁肃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可谓是知无不言。
两边谁也没有点明,却好像有着一份默契一般,最后自然是宾主尽欢。
“子敬兄这就要走了?”
“子柔兄留步,不必送了。本就是贸然打扰,你与甄姑娘跋涉至此,正待休息,我又怎好久留?”
“哈哈,说的也是,那子敬兄慢走,有空多来走动。”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等送走鲁肃后,吴耎回到大堂就见甄姜奇怪地看着自己,笑问道:“姜儿有什么疑问便说吧,你我之间不需要顾忌些什么。”
甄姜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那位鲁公子可是有什么长处,值得吴郎如此慎重对待?”
吴耎不答反问道:“原来在姜儿心中,我竟是如此功利之人,没有好处就不与人结交?”
若是早些时候甄姜还会被吴耎唬住,说不得还得慌张的自责说错话了。
但现在她早就清楚吴耎的一些套路了,娇俏白了他一眼,嗔道:“不说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是很想知道。”
甄姜并不常撒娇,所谓为母则刚,在家破人亡后,她这个长姐也自然担负起了半个母亲的身份,在妹妹们面前维持威严惯了,要她娇气起来却有些为难。
越是这样,她一撒起娇来吴耎便有些吃不住,连忙赔罪道:“好好好,是我要告诉你,不是你想知道的行了吧。”
他沉吟了下,才又说道:“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或许现在未见得此人有多么了不得,但我看好他,所以便在他身上顺手做个投资。”
见甄姜目露疑惑似乎有些听不懂,吴耎意识到是自己的用词问题,想了想补充解释道:“就是给他个人情,将来等他起势了说不定便有用。”
甄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听吴耎笑道:“说起来,这也是因为他有求于你,否则他也不会就这么贸然找上门来。”
“有求于我?”
“你没听他方才所说,下邳受黄巾之乱,东城县也已沦陷,唯有他的乡里方寸之地,因其起建的坞堡得以有所保全,却也只能每日眼睁睁看着外面黄巾肆虐。
“我看他所以会应那刺史之邀前来,本意便是为驱逐乡里之贼。而姜儿你的威名如今在郯县处处流传,他成也想要借你之手为他故土解围。”
“可如今刺史不是正在筹备应对黄巾之事,既然吴郎认可他的能力,为何方才他不出来建言?若能得刺史看重,想必招安黄巾一成,便会优先为其乡里所用呢。”
甄姜到底不是小门小户的女子,有家学渊源也算颇有见识,竟能举一反三。
吴耎意味深长地说道:“或许,是因为他并不信任刺史呢。”
……
吴耎一行在郯县算是安定下来,而同时,对于东海郡内黄巾贼余孽的招安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那日在府衙的讨论,已是定下基调,虽说之后朱刺史与江太守等人肯定还会做详细的统筹,但计划不会有大的转圜了。
当然真有了改变,肯定也会第一时间通知甄姜这边,毕竟不管是要拿去威吓黄巾贼,还是招安时需要武力坐镇形成威慑,甄姜的存在都必不可缺。
但在那之前,却还不需要她出马。
按照朱并等人定下的决议,首先自然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让那些散落在东海各地的黄巾贼余孽得到消息,官府发出告示,乡里间也由专门的人员前去通报广而告之,务必使得消息扩散开来。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要如何取信于这些黄巾贼余孽。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后来才从贼,本质上和本就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匪徒还是有区别的,之所以无法正常回归也不过是因为找不到定位又怕被官府秋后算账,于是做了缩头乌龟罢了。
但若是官府这边能够给出足够可信的好处,这些人便会是第一个放下屠刀之人。
三国战姬传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