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视线不好,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哪怕有火把照明,很多时候也是看不清楚的。
人不是夜行动物,哪怕是到了电力时代、灯火通明的后世都市里,夜晚都会让许多人感到困扰,更别说是现在了。
同时,白天做事晚上休息,这也已经是植入基因中的习惯。
后世可能还有昼夜颠倒的人,现在却基本不可能,因为没有那个条件——当然了,贼这种特殊“职业”属于例外。
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除非是早有准备,大部分人到这个时候都会有困意,想要休息。
这时候就算有值勤的岗哨、有巡逻的卫队,却也是警惕性最差的时候,也正是袭击最合适的时机。
吴耎会想到夜袭当然不奇怪,甚至他提出来之后才知道,不止自己一个人想到了这一点。
为此吴耎还特意观察了一下对面黄巾军营寨的排布,以及从这里依稀能够看到一些的岗哨,然后说道:“初步看来,他们似乎已经觉得自己胜券在握,所以没有足够防备。
“从他们布置的岗哨来看,数量稀疏,还留有不少死角,刚刚我还注意到他们在换班的时候,中间间隔时间也很大。而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有人立刻提出了不同意见:“可若这是贼人故意的,又怎么说?”
吴耎皱眉道:“这的确是个问题,那不然分兵,一正一奇,互为掩护?”
正兵当然是以扰乱敌营为目的,最大化打击敌军士气;而奇兵人数少杀伤力小,那就以擒贼先擒王为目的,目标直指敌军帅帐,那也是他们这里就能够看得到的地方。
这黄巾渠帅也不知道是生性高调还是胸有成竹了,帅帐建得又大又显眼,好像生怕别人看不到他一样。
老实说吴耎心里觉得从种种迹象表明,这应该是这些黄巾贼的本性使然,他们不止普通士兵大部分是乌合之众,只会群聚而盗,主帅也多为窃据高位者,并没有什么真本事。
所以这些毛病可以说是他们自然的流露,而不是什么疑兵之计。
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分兵还是有必要的,双重保险、双管齐下。
同时如何达到掩人耳目的袭击目的,也就是军队如何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从城里出去,又混入其中,这也是个麻烦事儿。
“可有其他途径,能够不被他们发现就出城去?”
若是这边城门打开,是对方关注重点,哪怕对面防卫意识再薄弱也会立刻注意到;至于另外两边城门,等他们绕到那边再过去,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时间耽搁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这时郭老捋着雪白的长须,突然说道:“若老朽没有记错的话,在西城左侧拐角处,曾经有一道小门……”
糜竺眼前一亮,立刻说道:“竺也想起来了,幼时还曾在那小门处嬉戏过,只是后来那里似乎被封堵上了?”
还是郭老知道得多,他道:“当时封堵,是因有人借这道小门做一些不法勾当,被那时的县尉拿下后,为免再有此例发生,遂干脆将其封堵上,不再让通过了。
“如今若是想用的话,只需先以凉水浇灌其上,而后凿破联结缝隙,即可破坏封口。再以草杆覆身作掩,借着夜色从敌军侧翼而入,便可潜入敌军阵中。”
只是凿开一堵封起来的门,可比直接凿穿城墙简单多了。
朐县城墙再单薄,那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攻破的,就算是白日黄巾军那么凶猛的蛾附先登、强势攻城,也只是打破了一部分城垣,以及城楼上的围栏。
而这道小门不一样,不说本来就只是为了做个隔绝,并不是完全堵死,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化,当年填充的砖石早没有多牢靠了。
只是因为岁月流逝这些事情都被封存在记忆中,没人提起也就没人记得,现在需要用了,自然就能发挥作用了。
接下来方超等几位将官也过来参与详细的讨论,很快就制定好完整的计划,然后他们去挑选还能再战的士兵,准备实行夜袭计划。
同时另一边还由郭老带领着几个老奴去找那被封堵住的小门,准备凿开通行。
三国战姬传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