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王守仁除了上班(上朝)、睡觉,几乎就像影子一样,长在了朱厚炜身边,且总是持弟子之礼。时间长了,朱厚炜也摸清了这位王圣人的脾气,也开始时不时的拿王守仁开玩笑,说他就像是赖上了自己,不仅要掏空自己的脑袋,还要自己包吃包住,掏空自己的腰包。
朝中很多人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说王守仁学傻了,一个六岁孩子的一番胡言乱语竟然被他当成了至理;有人说王守仁是脸皮厚,接着一顿酒席就舔着脸整天去拍一个六岁小皇子的马屁;也有人说王守仁没见识,现在搞政治投机太早了,要搞也要找现在看来最有希望坐上龙椅的太子去……不管别人怎么说,王守仁心里都不在乎,只要能够跟在朱厚炜身边,王守仁就心满意足。
至于拜师这件事,已经从开始的不好意思,变成了王守仁觉得自己不配。也许是先入为主的想法,朱厚炜就更不好意思提这个事儿啦。好吧,不管王守仁怎么想,至少“朱二皇子跟屁虫”的名头他现在是戴到头上了。
相比于朱厚炜身边原来的李吉、徐镇、张义,以及后来的陈望南、陈立山爷俩,秦安、林志存、闫宗民、张玉茹等人,王守仁的政治智慧明显高出许多。熟读历史的他,也深知许多因为言行被捧杀的例子。作为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许多事情可做不可说,一个人可说不能许多人说。正所谓众口铄金,就算现在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将来如果到了一定特色环境下,被有心人稍微加以利用,就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既然决定了加入二殿下的这个小团体,王守仁就要时刻为殿下消除这些隐患,也就是二殿下口中说的,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大明傻王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