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摇着头,谢绝了几位奥匈使馆人员为他搬来的椅子,笔直的注视着大使离去的方向。
如何形容他现在的心情呢?
或许当整个国家都压在一个人身上时才会知道罢?
街头不知何时涌上了大批民众,他们躲在大使馆外,时不时瞧一眼使馆内的情况。
他们也在静候着未来的命运。
一些有钱的居民甚至已经背上大包小包,雇着几个人逃往了南部。
继续在紧靠着奥匈边境的首都待下去,在他们的眼中无疑是最糟糕的事情。
这里将被战火覆盖。
首相掏出来怀表,镀金的怀表内藏着他妻子和孩子的合照,他将怀表放在胸口,以确保自己能够冷静下来。
就在这时,他闻到了一股烧焦的味道。
“什么?”
随之而来的是,一名名身着奥匈帝国制服使馆人员,抬着一个又一个箱子,向外走去。
已经有数辆汽车在外面等候他们了。
奥匈帝国的大使在这个时刻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他没有和帕希奇说些什么,只是深深地向着首相鞠了个躬。
长达三秒。
随后用双手,将一份信封递给帕希奇。
首相看着大使,双手有些颤抖,他已经知道自己面前的是什么了。
这是奥匈帝国的断交书。
意味着战争的车轮已经无可阻挡。
“这是...维也纳的...”
他试图说些什么,但大使只是沉默着点了点头,然后绕过他,径直离开。
身旁的护卫见情况不妙,急急忙忙的上前扶住了首相,但被首相强硬的推开。
当战争真的来临之时,有些事情仿佛...
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通知罗马尼亚方面,我需要借助一下他们的道路,去圣彼得堡。”
帕希奇看着奥匈大使离去的方向,汽车只留下了一缕烟尘:“正好法国总统阁下要去圣彼得堡做客。”
“我们需要他们的援助。”
一九一四年,七月二十八日,距离斐迪南——一位被斯拉夫人刺杀了的斯拉夫人同情者——身亡的第三十天。
奥匈帝国正式撤离在塞尔维亚的一切外交机构。
同时创下了从断交到大使离去速度最快的世界纪录。
同日,奥匈外长,冯·贝希托尔德阁下知会塞尔维亚大使,两国已经进入交战状态。
三十日,德国宣布开始总动员,三十一日下午德国对俄宣战。
此时此刻,法国宣布:“一切行动都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而更多的人尚未意识到。
一场千万人的构成巨大磨坊,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建材准备。
它。
即将成型。
“我们为什么要为了塞尔维亚人而战斗!”
平独镇露我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