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府,荣秀堂。
一个银发老妪端坐在一张锦櫈之上,微眯着双眼看着眼前几个戏子咿咿呀呀地做着一折戏文,一双老皱的素手轻轻地在膝盖上打着拍子。
这老妪锦衣玉簪,一头银发打理地整整齐齐,不见一丝杂乱,再看神态,一副慈眉善目的老菩萨像,说不尽的雍容华贵。
就在此时,荣秀堂外,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冲过门帘,人还未至,声音先到:
“快快快!让一让!让一让!”
只这一下便闹得满屋子的莺歌燕舞。
只见李晓此时身着一身短打锦衣,手中捧着一盅点心,一边怪叫一边急匆匆地冲入里间。
老妪见状,笑骂道:“这是哪里来的野猴子!真是不知礼数。”
李晓献宝一般地将手中的茶盅放到老妪身边的小桌子上,讨好道:
“老祖宗,你可冤枉我了,我刚从书中得了一个点心方子,便使后厨做了几道,没成想味道还不错,便就立马送来孝敬您老人家了,您不夸我却还骂我不知礼数。”
这银发老妪除了汉王妃又能是何人,而这汉王妃又是出了名地宠溺李晓的,此时这番做派便也只有李晓能做。
虽然民间素有俗语:父母疼幼儿,爷奶疼长孙。但也架不住李晓是真的会哄老太太开心。
自从知晓老太太喜欢吃甜食之后,李晓便就隔三差五地把自己知道的二十一世纪甜点让王府后厨试验出来,以此来讨取老太太欢心。
而这汉王妃刘氏便就是李晓在这汉王府中最大的依仗之一!
虽然嘴上说着嫌弃,但是刘氏还是拿起了手边的茶盅,舀起里面的汤水喝了几口。
汤水刚一入口,只见老太太眼睛一亮,赞叹道:
“也就你这小皮猴总是挂念着我老太婆,隔三差五地还会来哄哄我开心。”
“说吧,这次又犯了什么事?我可说好了,若是犯了大事,我可不替你遮掩,定要把你送到你爹那儿好好管教!”
李晓闻言立马做出了一副不干了的样子,在老太太膝下撒娇道:
“老祖宗,孙儿得了好吃的,头个就想到孝敬您,您却这样猜度孙儿,若是这样,孙儿以后便不来这荣秀堂了!”
刘氏一听李晓这皮猴居然说不再来荣秀堂这样的浑话,立马便是着急了。
她自从上了年纪之后便与汉王李检再没亲近过,而那个蔫儿老头每天晚上睡觉都要两三个暖脚丫头陪着。
别说同房了,就是平时见了,也只是不寡不淡地说几句家里话之后便彼此作罢。
至于自己的亲儿子倒是会晨昏定省地来自己这儿请安,但又偏偏是个迂腐脑袋,在自己面前就知道点头称是,很是无趣。
孙儿辈里面,除了李晓这个小皮猴以外也就只有老四李宣偶尔会咋咋呼呼地来自己这儿折腾,但李宣面相和花头都没有李晓好啊!
所以李晓就是她平时最大的快乐源泉了,当即安抚地哄道:
“好好好!小祖宗!到底是什么事儿犯到你爹手里,让你跑我这儿来说混账话了?”
李晓见此,自然知道火候到了,立马回道:
“孙儿平时用心读书,哪会犯什么事,便是前日里爷爷交派给我个事情,让我查查府里的账册,结果查出一个奴才有点事儿,所以求奶奶来拿主意来了。”
刘氏闻言瞪眼道:“你才多大,汉王便让你做这些事,简直胡闹!”
顿了顿,刘氏疑惑道:
“便就是奴才犯了事,你差人告诉王主官或者刘管家,使人拿了之后拷打一番不就可以了,跑我这儿胡沁什么?”
李晓无奈道:“那犯了事儿的是刘嬷嬷的养子,是您从娘家带来的人。”
刘氏闻言恍然,知道李晓这是顾忌自己这个奶奶的面子,毕竟犯了事的人是自己的娘家人。
念及此处,刘氏大感这个孙子没有白疼,冷声道:
“青栀!你带上两个嬷嬷和家丁,随晓儿走一趟,去把人给我绑来!”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