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宋哲宗
超小超大

第七十七章 杀人偿命? (2-2)

“敢问吕相公,如果此案当真是契丹人所为,不知吕相公认为该如何与大辽交涉?”章惇直视着吕公著的眼睛问,显示出异于往常的攻击性。

章惇话音一落,大庆殿中又变的针落可闻。章惇话语上是问如何交涉,实质上问的却是对大辽是选择强硬还是软弱的外交政策。这可是现在最敏感的话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保守派改革派的根本上的争端,是一直以来两派的焦点之一。

“我大宋与辽国已经和平近百年,维护宋辽和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宋辽边境已经平静那么久,边境的大宋子民更不应该再次走入战乱。故本相认为,在考虑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我大宋应该理性对待此案。如果此案真是契丹人所为,那就在不影响和平的前提下,必须要大辽给我大宋一个交代。”吕公著的言语完全出乎了章惇的意料,也让章惇准备好的驳斥之语憋了回去。

章惇默然不语,而大庆殿内所有人都用一种诧异的眼神望向吕公著,可见,吕公著的这番言论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吕相公所言甚合朕意。众卿对吕相公之提议不知可还有何不同看法?”赵顼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吕公著,而后高声道。

“启奏陛下,臣还有疑惑想请吕副相为下臣解惑。”新任尚书左右司郎中凌志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出列奏道。

“哦,凌卿还有疑惑?说来听听。”赵顼意味深长的说道。

“臣想问吕副相,不知吕副相觉得,如果此案真是契丹人所为的话应该让大辽给我大宋一个什么样的交代?”凌志所言让殿中所有人颜色大变,就连赵顼的神色也不由为之一变。

“本相…”

“凌卿此言何意?”赵顼抬手阻止吕公著发言,故作不知其意的问道。

“启禀陛下,臣是指如若死者真是契丹人所杀,吕相公是打算让契丹人杀人偿命,还是要以此事作为筹码与大辽谈判获取赔偿作为交代?”凌志不顾苏远承的阻挠,直言不讳道。

“住口,吕相公岂是你能质疑的?”刑部尚书李常指着凌志吼道。不仅仅李常,其他人听到凌志这直白的问题已经不是用勃然变色能形容了,很多人眼中已经是一片森寒。

这个问题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刻意忽略的。为什么刻意忽略?当然是有着重要原因的。自古以来,一直有句老话叫杀人者偿命,说是这么说,可是现实真的是如此吗?在涉及两国和平的问题上,你谈杀人者偿命?你怕是担心两国和平太久了吧?

“肃静。不知凌卿以为如何?”赵顼平静的直视着凌志,语气淡漠。

“臣以为,我大宋百姓的生命无价,且不应该作为我大宋与大辽谈判的筹码。”凌志视众人杀人般的眼光如无物。

“那你主张…”吕公著望着凌志,迟疑道。

“杀..人..偿..命..”只听一个字一个字从凌志的牙齿间蹦了出来。

我是宋哲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伐清1646 连载中
伐清1646
表请回尘
神州陆沉,衣冠涂地; 国之不国,为之奈何? 心如明月,梦似江山; 万里河山皆墨色,海内群雄尽白衣。 隆武二年,岭南山色,月色苍凉,东方将白。
19.6万字4个月前
大唐诗画田园 连载中
大唐诗画田园
雕侣
生活过得复杂点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过得简单些就是一碗饭。 过得苦了,坚持过来就是一首励志诗。 过得甜了,维持下去就是一副人生画。
119.9万字4个月前
大唐:从被贬崖州开始逆袭 连载中
大唐:从被贬崖州开始逆袭
龙牙魅影
穿越成为大唐皇子李泰,因向李世民告密太子谋反的消息而被太子一脉设计贬往崖州。 但对于拥有天神圣书的李泰来说,这不仅不是坏事,还是天大的好事。 两年后,李承乾果然造反。 而此时拥有天神圣书的李泰则是通过天神圣书之内的预言以及圣书内的天神宝库不停的在崖州发展,培养军队,建造城市,发展科技,农业… 直到后来,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战争不断扩大, 此前一直修养生息的李泰的实力也终于得到曝光! 举世皆惊…
8.1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公孙大帝 连载中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烽火四起是三国,群雄争霸论英雄! 三国一个道不尽的乱世,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 公孙度,一个威名远扬海外的霸主级人物,一个历史上记载寥寥的“悲剧人物”!今朝易命而生,将谱写另一个历史华章! (独孤不是萌妹子,也不是帅锅,但也卖萌求票,求推!)
209.7万字4个月前
初唐逍遥王 连载中
初唐逍遥王
疯寂
穿越初唐,一个拥有着超级外挂的人,他却只想种田,娇妻美妾,混吃等死。 你们别惹我,别阴我,我情商低,智商也不高,玩不来政治的勾心斗角,更不懂什么妥协忍让,也懒得动脑筋,我只想安静快乐的活着,很怕死,如果感觉不安全,我喜欢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
63.5万字4个月前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 连载中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
梅若虚
“圣祖聪明雄断,威豪杰立,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赤炎四出,周旋险夷。扫东吴,平曹魏,翦辽东,荡西羌,南蛮荷担,北夷削迹,廓定四表,混一四海,其为功也大矣,而后煌煌大治区区十余年,创科举,开运河,通西域,经略辽海,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废丞相,定新制,修【大学】,议【汉律】,皆为后世所效,遂使中兴汉业,神武雄略,光迈百王,岂非神睿经纶,事当命世?” 【三国志·圣祖实录】 陈寿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
48.3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