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宋哲宗
超小超大

第四十三章辩新法(中) (2-1)

神色越发郑重的神宗皱眉凝视着苏远承凌志二人,见二人一副耿直不屈的神态,沉思良久方才缓缓开口沉声道:“朕倒是要听听你们所谓的弊端都是什么?如果是像之前那些人的老生常谈,那就不用继续说了。”

“谢陛下容禀,臣今日所言句句属实,但有虚言,臣甘愿领罚。”凌志苏远承向神宗再次行一礼。

而后苏远承才继续道:“臣先说这青苗法,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臣以为,此法确实是兴民利的好法,但在执行上却有些许弊端。臣与凌志凌大人将这些弊端总结为四点,请陛下明察。”

神宗一听青苗法竟然都能总结出四点弊端,脸色顿时就有点发青。

也不能怪神宗脸色发青。青苗法是王安石参照其在鄞县“贷谷与民,立息以偿”的经验并着重参照了李参在陕西贷钱还谷的经验(其事详见《宋史》卷三三O《李参传》)制定并颁布的。

实施青苗法的目的是“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出,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之一六、一七)。

简而言之,青苗法主要是改变旧有常平仓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改善大宋“积贫”的现象。

此法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达到兴民利的目的。神宗着实没想到,他最看中的青苗法在这二位年轻人眼中竟有如此弊端!

赵煦此刻是真正的有些惊讶了,他也同样没想到甚少被保守派诟病的青苗法在眼前二人眼中都能发现如此弊端!拥有后世记忆的赵煦非常清楚,青苗法其实是有三点弊端,但如今青苗法刚实行十来年,这些弊端可都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来!

首先,青苗息钱远超出二分利。按青苗法规定,对贷者二分取利,年息四分,这已经不是什么薄利,况且有的地方多达三分,年息高达六分。其二,借时给粮而粮价高,还时折钱输纳而粮价低,利息在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其三,官府收息钱过急,百姓深受其害。如山阴县,正月放夏料,五月放秋料,而所敛亦在当月,百姓得钱便出息输纳,实无所利。

赵煦此刻更为好奇,苏远承凌志二人能说出哪四点弊端了。

“朕倒想听听你们说的青苗法的弊端了!”神宗黑着脸咬着牙说道,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启奏陛下,青苗法规定,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此法大大增加了朝廷财政收入同时也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臣以为青苗法弊处有四,其一,朝廷将青苗法利率规定为百分之二十,地方官员可以将其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乃至更高。窃以为,半年息二分或三分,本身已经很高了,更不谈地方官员私自增加的利息了。若不加以约束,必然极大增加百姓负担。

其二,借时给粮而粮价高,还时折钱输纳而粮价低,利息在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臣以为,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最底层百姓的利益。

其三,朝廷收息钱太急,百姓得钱便出息输纳,实无所利。此弊端恳请陛下重视。

其四,青苗法强制百姓借贷,此法初衷是为最贫苦百姓解决困难,而不是为增加那些无需原本借贷百姓的负担的。

如此种种行事,长此以往,新法必然会遭受百姓反感,恳请陛下明察。”

神宗兀自不信,苏远承所言实在让他一时难以接受。

凌志见苏远承说完后神宗一副无言的神色,立马上前一步,躬身向神宗解释道:

我是宋哲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特种兵:我,残暴少将 连载中
特种兵:我,残暴少将
残暴少将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特种兵:我,残暴少将】他十二岁穿越到特种兵世界,开启了一款名为“万界提取”的系统。系统给予了一项“最强体质”的能力后便是陷入沉睡,说是过段时间就会苏醒。他十二岁参军,十四岁成为历史里最年轻的特战队员。十七岁成为全华夏最强特战队员,二十岁成为历史里最年轻的少将,二十一岁引发一场,巨大的国际混乱从而入狱。即便入狱也依旧享有少将军衔,甚至还拥有一枚免死金牌。他是李潇,一位
14.2万字5个月前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连载中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浊酒当歌
回到明朝,跟郑芝龙一起当海盗,好刺激!火烧平户,荡平棒子国,万里波涛谁能敌手?
167.5万字4个月前
建造盛唐 连载中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建筑系的高材生意外来到了贞观后期,成为了李世民的十六弟李元瑷。 面对已经展开宏图诗篇时代,李元瑷没有赶上最辉煌的潮流,本着随遇而安的心态,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用自己所长,建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宫殿,设计一座堪比唐长安的城池。 事与愿违! 李世民的辉煌时代是过去的很快,迎来的却是盛唐的篇章。 天皇大帝李治,一代女皇武则天,逐步走向历史的舞台。 李治无能? 武则天英武? 风起云涌的夺权之争,
76.1万字4个月前
巴尔干的救赎 连载中
巴尔干的救赎
一般通过杏子
“旧的时代在硝烟中散去,新的时代在庆典中降临;” “旧的帝国在战火中退场,新的帝国在劫掠中建立;” “旧的信仰在哭泣中飞散,新的信仰在欢呼中奠基。” “这是顺应天理之事,也是理所应当之事,从古至今,从西方至东方,皆是如此。” “......然而,若是有人,真的要逆天而行呢?”
40.7万字4个月前
回到三国收天才 连载中
回到三国收天才
靳风
现代人穿越到曹操最宠爱的小儿子曹冲身上。 系统给他安排了一个很疯狂的任务,就是将这个英雄辈出时代的所有天才全部招揽到他的麾下! 收华佗,收曹植,收诸葛亮,收司马懿,他通通收在账下。 曹冲,小字仓舒。 文帝常言“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魏略》
5.3万字4个月前
地主家的狗腿子 连载中
地主家的狗腿子
三天一小更
变身文,不百合,不变嫁。 “呸,还不是靠父辈的蒙荫才进的国子监,老子最看不起这种世家子弟了。” “这位兄台,听你这么说,难道你不是靠父辈蒙荫才进的国子监?” “废话!老子是正儿八经花钱买进去的…” 大明九千岁人混胆子大,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得罪的士绅阶级,竟沦为青楼女子。 与九千岁大人搭班子唱起了双簧。 谁说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了,九千岁上的了朝堂,也绣的了鸳鸯,魏公公也能孔夫子挂腰刀,文
66.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