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宋哲宗
超小超大

第三十五章 儒学 (2-1)

于此同时,赵煦正坐在皇城司偏殿的案前沉思。原本赵煦正带着童贯几人在皇城司校场训练,见刘猛带人押着一帮犯人急匆匆的回偏殿,心知必然有事发生便随着刘猛进了偏殿。

赵煦正跟刘猛打听消息的时候,就见一亲事官突然急匆匆跑到刘猛身边在刘猛耳边轻声说了什么,刘猛脸色顿时异常严肃。而后,刘猛跟赵煦说了一句“国子监士子因受人古惑游行抗议市易法”便匆匆向文德殿赶去。

时刻关注着朝野动静的赵煦此刻并没有为局势太过担忧。看刘猛等人的动作便知道此次事件处理迅速。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是随着影响扩散,必然对变法乃至朝廷的威望产生负面影响。不过,些许影响还动摇不了大宋根基。

让赵煦沉思的是如何从根本上对士子学子的思想产生影响!

以赵煦后世的眼光来看,历史上儒学思想演变分为这么几个环节: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孔子创建了儒家,但儒家的学问却不是由孔子而起,他们研究的是先秦各类典籍。孔子自谓述而不作,通过从先秦各类优秀书籍里寻找真理,阐述科学学术观点。之所以不愿意著书立作,因为难免会衍生各种观点不同的解读,被后人误解。比如论语,是孔子众弟子对孔子平时授业讲课、发蒙解惑汇集而成,并非孔子自己所著。

到了汉代,儒家的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增加了很多原不曾有的观点,比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班彪的“王命论”、马融归纳的“三纲五常”,还有盛行的谶纬之术等等,这些被统称为今经文,而原来的儒家学说被称为古经文。

两汉四百年,今、古经文之争十分激烈,甚至是你死我活,比如王允为何会杀名满天下的蔡邕?只是因为蔡邕为董卓叹息了一声吗?当然不是,根本的原因,在于王允研习的是今经文,而蔡邕是古经文代表之一。

有汉一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成为社会思想界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也自此登上正统思想宝座。

但也正是汉代王命、神命等今经文观点,让儒学走上一条不完整的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儒学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意识形态指导,却没能从理论上解决普通百姓普遍关心的生死寿夭问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鲜有提及。这种不完整,使儒学显得高高在上,与黎民百姓无缘,为之后佛教、道教的兴盛发展留下广阔空间。

魏晋时期,儒家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何宴、夏侯玄等人,从思想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他们经常开展辩论,并逐步成为一种时尚,还有了专用名词;清谈。

翻看魏晋时期文献记载,这种清谈比比皆是。但因为朝廷势弱,政局紊乱,对儒家支持力度不够,不同时期,不同统治者,对儒、佛、道三派的观点各不相同,谈来谈去,玄之又玄,神之又神,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甚至走上消极避世之路。

特别是西晋时,王衍等大臣不事实务,一味清谈,最终误己误国,导致神州陆沉。之后五胡乱华,前秦苻坚派十万大军西迎鸠摩罗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学兴起,儒学则进入发展低谷。

隋朝有个大儒叫王通,此人《隋书》无传,却影响很大。他是《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祖父,也是隋朝首次开科取士评定的十秀才之一。

王通对儒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强烈反对两汉的天命论,也反对魏晋时期读书人的消极避世,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还提出“三教可一”的观点,认为儒、道、释三派不该玩命搏杀,应该相互学习融合。此外,王通还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这句话一千多年后,被明代大儒王阳明提炼为四个字:知行合一。但王通并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位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的天才,犹如昙花一现,留下了美丽瞬间,却没能带来蝴蝶效应。

到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下令规定道教在儒家和佛教之上,高宗李治亲赴亳州参拜老君庙,玄宗更是诏令道士视为宗室,位在亲王之下。

我是宋哲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从我的团长开始崛起 连载中
从我的团长开始崛起
造作凡人
王飞穿越进入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世界,且拥有了人体改造系统。 死啦死啦、孟烦了、迷龙、要麻、不辣、豆饼、康丫、阿译……这一群鲜活的人物出现在他的眼前,他要成立自己的川军团,一个敢打敢拼、攻必克战必胜的王牌团!
95.9万字5个月前
特种兵:我有超神升级进度条 连载中
特种兵:我有超神升级进度条
狼行千里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特种兵:我有超神升级进度条】穿越到了特种兵融合世界,林易绑定了超神升级进度条系统,不论是什么武功,能力,只要通过完美演练就可以提升进度,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叮咚,恭喜宿主进度条达到100%,金钟罩大成!”“叮咚,恭喜宿主进度条达到100%,八卦掌大成!”“叮咚,恭喜宿主进度条达到100%,通背拳大成!”“叮咚,恭喜宿主。进度条完成10个圆满,获得红外线感应能力!”
11.1万字5个月前
大唐:我的嫂嫂们是宠弟狂魔 连载中
大唐:我的嫂嫂们是宠弟狂魔
关城
[[【A级签约作品:大唐:我的嫂嫂们是宠弟狂魔】大唐白家忠烈战突厥,父子四人无人归,只留下满门遗孀和白家一子白烈。长嫂高若兰,雍容大方,闺秀风范,二嫂柳文君,聪明玲珑,眼光独到,三嫂李长英,性格烈如火,将门之后,母亲杨氏太君更是手持龙头拐杖,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白烈穿越而来,成为白家唯一子嗣,面对快要把自己宠上天的几位嫂嫂和母亲,白烈决定,开局就把长乐公主抢回家,跟自己拜堂成亲得了......
9.9万字5个月前
三国汉献帝的金牌密探 连载中
三国汉献帝的金牌密探
北极贝炒辣椒
争权夺利哪有美酒佳人来得重要! 穿越者周弦本着过来人的心态, 视功名利禄若无物, 仅仅靠着禁宫羽林军的身份, 流连酒色,逍遥快活。 可机缘巧合之下, 他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 开启了奇怪的系统, 从而踏上了复兴汉室的道路。
5.3万字4个月前
雄起吧大秦 连载中
雄起吧大秦
迷惘的小羊羔
夫大争之世,凡有血气者,必有争心也! 穿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成为赫赫有名的秦惠文王,嬴驷当如何脱颖而出,称帝而治? 贤君遵礼安民,明君拓土强国,是谓先王后圣。 嬴驷是要争霸,还是要九合诸侯,一统天下? 苍生涂涂,四海鼎沸,纷乱的战争让世间再无一寸乐土。 张仪、苏秦、司马错、犀首、樗里疾、乐毅、秦孝公、齐威王、魏惠王、楚怀王……名臣良将,盖世君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嬴驷曰:“我来了
16.8万字4个月前
我用兵团救大明 连载中
我用兵团救大明
风中的男子
崇祯十五年,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病入膏肓。 “想要抢我老婆?找死!“ 我种我的田,你打你的仗,不要惹我 戏耍幕府,吊打女真,降服高丽。 每日五更。
56.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