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没那口福,明公畅饮即可。”徐晃治军极严,全营上下滴酒不沾,他自然要充当表率。
“公明,现在弘农城何人驻守?”弘农城是弘农郡治所,但也是函谷关,昔日由徐荣领兵驻守。
“王方,李蒙二军司马。”函谷关至潼关一道都是徐晃的领军辖地,其间军政由他一人做主。
“弘农县今岁可受旱灾?”陈道起身立于图前再问。
司马朗即答:“有些许螟蝗,但可自足函谷关守军。”
“这么说司隶诸地未受旱灾影响?”陈道右手二指敲了敲地图上的河东郡,继道:“伯达,贫道听闻河东太守王邑治地有方,昔年可足於夫罗、韩暹以及弘农王所部?”
司马朗闻言点头:“却有此事,河东地广,又得三方庇佑,丰年粮产可足司隶诸郡。”
“这着实有啊!如此沃土无人取,看来这位王使君周旋各方的本事也不弱呀!”
现如今司隶地:长安朝廷与白波军以陕县为界瓜分弘农郡,河南尹最为凋敝,由刘辩领洛阳文武统辖,河内郡归属两面三刀的张杨,王邑在群雄环伺的地界还能将河东郡经营的有声有色,可叹是个人物。
“明公想取河东郡?”徐晃一听有仗打,立即来了精神。
“公明此言差矣,王邑可归属了弘农王?”
“不曾,只是接济弘农王,顺应朝廷法令。”
“由此可见王使君是朝廷忠义之士,贫道怎忍心将其弃之不顾?弘农韩暹,河内张杨哪里有兵马去保护这位大汉的好郡守,这种麻烦事还是交给朝廷来做吧!”
河东粮产可解三辅燃眉之急,陈道自是有兴,但他对弘农,河内,河南等郡并无伐取之心。
有了河内张杨,朝廷便无需直面袁绍,曹操;有了弘农韩暹,那朝廷与刘表、郭贡也有了缓冲地带;这样一来各家都放心,可大量减免直接利益冲突。
“明公所言极是,想必王使君也对朝廷思归心切。”徐晃瞬时便明白陈道的意思,举起大义之旗可比直接入境强上千百倍。
陈道点头大笑,徐晃不愧是他的心腹大将。
“令!”
“末将在。”
“即派潼关快马去河东郡查看民情,确保无旱灾螟蛾。”
“末将领命。”
汉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